
(1). 宋 時指中央機構各部門,又稱百司。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職任》:“上自三省,下及倉場庫務,皆為百司,或謂之有司,又謂之京局。”
(2).指 清 代鑄錢機構寶泉局及寶源局。 清 孫诒讓 《周禮政要·金布》:“京局所鑄,當十大錢,質劣制小。”
"京局"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有以下三種主要含義,現分述如下:
一、宋代中央機構 指北宋時期中央政府的各職能部門,又稱"百司"。宋人趙昇在《朝野類要·職任》中記載:"上自三省,下及倉場庫務,皆為百司,或謂之有司,又謂之京局"()。這說明當時京局涵蓋從中央決策機構三省到具體事務部門的全套行政體系。
二、清代鑄錢機構 特指清政府設立的寶泉局與寶源局兩大官方鑄币機構。據清代孫诒讓《周禮政要·金布》記載,京局鑄造的當十大錢存在"質劣制小"的問題()。其中寶泉局隸屬戶部,寶源局隸屬工部,共同負責全國貨币的鑄造發行。
三、現代鐵路系統 現代特指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京局"。該企業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下屬的18個鐵路局之一,管轄京津冀地區的鐵路運輸網絡,總部設于北京()。其前身可追溯至1953年成立的北京鐵路管理局,現轄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個鐵路辦事處。
建議:若需查詢北京鐵路局具體業務範圍,可參考提供的百科資料;研究曆史含義時,可查閱文獻出處。
《京局》這個詞是指北京的地方政府或官署。它代表着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在政治、行政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京局》這個詞可以按照部首和筆畫來拆分。它的部首是“亠”,筆畫數是14。
《京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最早出現在《漢書·刑法志》一書中,用以指代北京的政權機構。隨着時間的推移,該詞逐漸實現了與北京作為首都的關聯,并成為一個特指的稱謂。
《京局》這個詞的繁體字是「京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京局》在古時的漢字寫法為「京居」。
1. 京局發表了一份重要聲明,呼籲大家共同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2. 聽說京局正在研究一項新的政策,将有助于促進經濟發展。
1. 京城:指北京,即京都。
2. 京華:指代北京市的繁華。
3. 京劇:指中國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起源于北京。
1. 首府:指國家或地區的首都。
2. 都城:指國家的首都,或者古代諸侯的都邑。
鄉村:指農村地區,與京局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