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壯。《朱子語類》卷一○一:“《呂與叔文集》煞有好處,他文字極是實,説得好處,如千兵萬馬,飽滿伉壯。” 明 唐順之 《覆勘薊鎮邊務首疏》:“比臣等至鎮,則見其人物瑣愞,筋骨綿緩,靡靡然有暮氣之惰而無朝氣之鋭……其間伉壯可選者,惟各關寨夜不收千餘人及 三屯 建昌 兩營、 古北 燕河 兩區、巡撫标下民兵射手數百人而已。”
“伉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伉壯(kàng zhuàng)指強壯、健壯,多用于形容人的體魄或精神狀态的飽滿有力。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屬于文言詞彙。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幾乎被“強壯”“健壯”等詞取代,但在研究古籍或文學創作時可能偶見使用。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朱子語類》卷一一、明代軍事奏疏等文獻原文。
伉壯,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人身體強壯、健康的狀态。
伉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亻”和“士”部。亻部表示人,士部表示人的行為、品德等。伉壯總共有12個筆畫。
《伉壯》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是指軍隊中壯勇的戰士。後來逐漸演變成形容人的身體強壯、健壯的意思。
繁體字“伉壯”保留了原始的意義和形态。
在古代,伉壯的寫法略有不同。伉的古代寫法為“亢”,代表高大;壯的古代寫法為“壯”,表示強健。
1. 他從小體格就很伉壯,所以非常適合從事體育運動。
2. 這位老人年過八旬,卻仍然保持着伉壯的身體。
1. 洪亮:形容聲音高亢有力。
2. 剛健:形容人體魄健壯有力。
強壯、健壯、壯實
衰弱、瘦弱、虛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