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存誠的意思、存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存誠的解釋

謂心懷坦誠。語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 孔穎達 疏:“言防閑 * ,當自存其誠實也。” 晉 陶潛 《閑情賦》:“坦萬慮以存誠,憇遙情於八遐。”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六》:“乃要其存誠不息而與天同載者,則於喜、怒、哀、樂之未發,緻中者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存誠”是一個源自古代經典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心懷坦誠、保持誠實。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出自《周易·乾卦》,原文為“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孔穎達疏解為“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即通過約束言行、抵禦邪念來保持内心的真誠。

  2. 哲學内涵
    在儒家思想中,“存誠”強調道德自律,主張通過日常言行踐行誠信(如《周易》提到的“庸言”“庸行”),以此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晉代陶潛《閑情賦》中“坦萬慮以存誠”進一步将這一理念融入文人精神追求。

  3. 文學與曆史應用
    清代王夫之在《讀四書大全說》中結合《中庸》思想,提出“存誠不息”的修養觀,将“誠”提升至與天道相通的高度。這一概念也被用于姓名學,寓意“精明公正,智勇雙全”。

注音與結構:拼音為cún chéng,注音ㄘㄨㄣˊ ㄔㄥˊ,由半包圍結構的“存”與左右結構的“誠”組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存誠這個詞,它的意思是指真實可靠、真誠可信的态度或行為。拆分部首是字的組成部分,存誠的部首是人字旁和言字旁。人字旁表示與人有關,言字旁表示與言語有關。根據筆畫數來分析,存誠總共有10畫,其中人字旁有2畫,言字旁有8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從古代漢字發展而來的。存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明顯的差異。古時候漢字寫法對于存誠并沒有特殊的寫法,它的字形保持了穩定。下面是一個例句:他的行為存誠可靠,讓人對他非常信任。其他與存誠相關的詞彙有:真誠、誠實、可靠、信任等,這些詞都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或事物的可信度。而存誠的反義詞可以是虛僞、不可靠、欺騙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