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污染是對難降解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形象化稱謂,主要指聚丙烯、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如包裝袋、農膜、一次性餐具)被隨意丢棄後,因難以降解而長期破壞生态的現象。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我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管理缺失導緻白色污染嚴重,近年通過政策調控有所改善,但仍需持續關注新型塑料污染問題。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2、4、6、11)。
白色污染指的是由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裝等造成的環境問題。這些塑料制品通常具有白色,如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餐具等,因其難以降解,被丢棄後會長期滞留在自然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問題。
白色污染的拆分為“白”和“色”兩個字。
“白”的部首為白字頭,筆畫數為5。
“色”的部首為纟字頭,筆畫數為6。
“白色污染”一詞來源于中國大陸,在21世紀初開始流行。隨着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白色污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從簡體字“白色污染”轉換為繁體字為“白色污染”。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對于“白色污染”,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變化,但整體意思是相同的。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屬于研究古文字形态和演變的範疇。
1. 我們應當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以減少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 白色污染成為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1. 白色環境污染
2. 白色塑料制品
3. 白色污染治理
4. 白色污染威脅
1. 塑料污染
2. 一次性塑料污染
3. 塑料垃圾污染
1. 環境保護
2. 可持續發展
3. 環保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