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保戶的意思、五保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保戶的解釋

享受“五保”待遇的農戶。 袁鷹 《劉文學警惕》:“五保戶的院子裡,天天閃過 劉文學 的身影。”參見“ 五保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保戶”是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特殊群體,指因年老、殘疾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且無生活來源的農村居民,由政府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保障對象

五保戶是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義務人無能力履行義務)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保障對象主要包括:

二、“五保”具體内容

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保障涵蓋以下五個方面:

  1. 保吃:提供糧油、副食品和燃料等基本飲食需求;
  2. 保穿: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及零用錢;
  3. 保醫:覆蓋醫療救治費用,銜接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4. 保住: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
  5. 保葬(孤兒為保教):身故後妥善安葬,孤兒則保障義務教育費用。

三、申請條件(需同時滿足)

  1. 年齡/身份:年滿60歲/未成年人/殘疾人;
  2. 勞動能力:因年老、疾病或殘疾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3. 經濟來源:無穩定收入(臨時性收入如撿廢品不計);
  4. 法定贍養人:無贍養/扶養義務人或義務人無履行能力。

四、申請流程

  1. 提交申請:本人或村民小組向村委會提出;
  2. 審核公示:村委會調查核實并公示;
  3. 政府審批:鄉鎮政府審核後發放《五保供養證書》。

五、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及相關政策解讀,具體實施細節可咨詢當地民政部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保戶》的意思

《五保戶》指的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一類特殊群體,主要是指年老體弱或沒有勞動能力的農村居民。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保戶》的拆分部首為“⺼”(肉字旁)和“戶”(戶字部),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五保戶》這個詞來源于我國農村改革開放時期的社會保障制度。起初,為了保障年老體弱的農民的基本生活,國家推行了“五保養老”政策,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如今的“五保戶”。

繁體

《五保戶》的繁體寫法為「五保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五保戶》更常見的寫作「伍保戶」,其中的數字「伍」指的就是數字5。

例句

他們家是個五保戶,享受國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組詞

五保政策、五保養老、五保對象、五保标準

近義詞

五保貧困戶、貧困農戶

反義詞

勞動力農民、自主創業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