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待賈而沽的意思、待賈而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待賈而沽的解釋

亦作“ 待價而沽 ”。等待善價出售,亦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語本《論語·子罕》:“ 子貢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金寶》:“待時而動曰待價而沽。”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記》:“遂決計待價而沽,不圖速成。” 徐遲 《牡丹》三:“奇貨可居,應該待價而沽,大學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價 ”、“ 待賈沽 ”、“ 待沽 ”。《文選·嵇康<琴賦>》:“經千載以待價兮,寂神跱而永康。” 張銑 注:“待價謂待人來求也。” 隋 王通 《中說·周公》:“ 賈瓊 請《六經》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墜也。’子曰:‘爾将為名乎?有美玉姑待價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當自求行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朝廷若也開科取,未必無人待賈沽。” 清 曹寅 《瑮亭》詩:“有質溫而栗,待沽已後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待賈而沽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使用語境。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含義

    “待”指等待,“賈”(讀音:gǔ)通“價”,表示價格或價值,“沽”意為買賣。整體指等待好價錢才出售,字面用于描述商人囤積貨物以待高價售出的行為。

  2. 引申義

    比喻懷才者等待賞識之人或合適時機施展才能,強調有才能的人不輕易屈就,而是選擇明主或良機出仕。如《論語·子罕》載:“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論語》


二、出處與典故

此成語典出《論語·子罕》,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子貢問:“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孔子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三、現代用法與示例

  1. 應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人才或藝術品等待識貨者,含褒義,強調對自身價值的自信與堅持。

    例句:

    這位畫家堅持不低價出售作品,待賈而沽,終獲國際收藏家青睐。

  2. 近義詞辨析

    • 待價而沽:與“待賈而沽”同義,現代更常用。
    • 奇貨可居:側重囤積稀缺資源牟利,含貶義。
    • 藏器待時:強調隱藏才能等待時機,無交易意味。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标注“待價而沽”為主詞條,釋義:“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懷才者等待有人賞識重用。”(來源:商務印書館)


五、文化内涵

此成語體現儒家“士志于道”的價值觀,強調人才需堅守原則,反對盲目迎合。魯迅在《華蓋集》中曾批判:“有些文人不過是待賈而沽的‘才子’。”(來源:魯迅全集

網絡擴展解釋

“待賈而沽”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一、出處與原文

出自《論語·子罕》。子貢問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孔子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這裡的“賈”通“價”,指識貨的商人或合理價格。

二、本義與比喻義

  1. 本義:指美玉等待識貨的商人高價收購。
  2. 比喻義:
    • 懷才待用: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被賞識和任用(如孔子周遊列國尋求明君推行仁政);
    • 待時而行:強調等待合適時機再行動。

三、用法與近義詞

四、曆史背景

孔子在魯國任職時因政治抱負受挫,感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行”,隨後周遊列國踐行“待賈而沽”的理念,希望遇到識才的君主。

五、使用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或《論語》原文,可參考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幫石八品背惠食言卑柔不合時宜禅伯塵肺逞怪澄醪丑相揣較村球彽徊兜眵度支使獨鐘耕鋤關道國情橫覽和尚化兒畫絕監觀椒合絜粢經數金鐘罩扃鏁空前絕後老氏拉拽良醖陵母知興流動資金裡闉鸾轍淪寂噴鼻青銅海親吏鹙子衣如面商賜邵伯訟棠沈凝絁侍妾世善堂所持貪天之功頭排貨蛙蛤微觀舞弊仙風道格響和景從相紙孝男校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