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谷物清潔。《左傳·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楊伯峻 注:“絜,同潔。此言為穀則潔清,在器則豐滿。”
“絜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需拆分解釋:
1. 絜
2. 粢
組合含義: “絜粢”多指祭祀中潔淨的谷物祭品,強調祭品的恭敬與莊重,如《禮記·郊特牲》中“絜粢豐盛”即描述祭品潔淨豐足。該詞常見于先秦文獻,體現古人對祭祀禮儀的重視。
《絜粢》是一個古代漢字,意思是産生茂盛豐饒的粟,也用來形容豐收的景象。
根據字形結構,可以将《絜粢》拆分為「糸」和「粟」兩個部首。
「糸」是紐帶、線的意思,屬于旁部首,總共有3個筆畫。
「粟」是一種糧食,屬于米部首,總共有6個筆畫。
《絜粢》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一書中,由淮南王劉安所編纂。它用來形容禾稼豐收的景象。
《絜粢》的繁體字為「絜穡」。
在古代,「絜粢」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中的「粟」部分是由多個旁字組成的,「穡」字部分則有像禾穗一樣的形态。
1. 青山綠水間,稻谷綿延成一片絜粢的景象。
2. 今年的豐收十分喜人,黃金一樣的絜粢堆滿了田野。
3. 鄉村裡彌漫着絜粢的香味,暗示着一個豐收的季節即将到來。
絜豊、粢盛、絜熟、季絜、穡盈
豐收、豐産、豐登、豐饒
兇收、歉收、荒年、餓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