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度支使的意思、度支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度支使的解釋

官名。職掌財政收支。 唐 末以重臣兼領鹽鐵、度支、租庸。 五代 分置鹽鐵使、度支使、租庸使。 宋 有戶部使、度支使、鹽鐵使,總領國内財賦,稱三司。度支使下設副使、判官, 元豐 更制後并廢,事權仍歸戶部。參閱《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下》《續通志·職官略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度支使是中國古代掌管財政收支的重要官職,其職能和演變如下:

  1. 基本職責
    度支使主要負責國家財政收支的統籌管理,包括稅收、軍費、物資調配等。唐代起,該職位逐漸由重臣兼任,常與鹽鐵、租庸等事務結合。

  2. 曆史沿革

    • 唐末至五代:度支使與鹽鐵使、租庸使分設,形成財政管理的三大核心職位。
    • 宋代:與戶部使、鹽鐵使并稱“三司”,總攬全國財賦,下設副使、判官輔助。元豐改制後職權回歸戶部。
  3. 與支度使的區别
    支度使是唐代邊軍系統中的官職,主管軍資糧草調配,隸屬節度使,與中央財政系統的度支使職能不同。兩者名稱相近但職權無直接關聯。

  4. 機構演變
    宋代三司(戶部、度支、鹽鐵)為中央最高財政機構,度支使在其中承擔預算編制和支出管理。這一體系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後期因冗雜被簡化。


以上内容綜合了唐代至宋代的制度變遷,并區分了易混淆的“支度使”概念。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唐會要》《續通志》等史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度支使這個詞: 度支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意思是負責度量和支配財政的官員。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廣”和“貝”,筆畫有11個。度支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唐代,起初它是由度量衡和守護金庫的兩個職務合并而成的。在繁體中文中,度支使的寫法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我們現在略有不同。例如,“度”字在古代的寫法是橫撇豎捺,相比現代的寫法有所變化。相似地,“支”字在古代的寫法是橫折撇豎鈎。這些變化是因為漢字的字形演變和發展。 例句:他被任命為度支使,負責管理財政。 度支使的組詞包括:度量衡、支配、財政等。 與度支使近義的詞有:度田使、度量衡官、財政官等。 度支使的反義詞則可以是:度慰使、度伐使、度獄使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幫忙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