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素的意思、純素的詳細解釋
純素的解釋
純粹而不雜;純樸。《莊子·刻意》:“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 成玄英 疏:“純精素質之道,唯在守神。”《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郎中溫雅,器識純素。” 呂向 注:“純素,謂與衆不雜。” 宋 司馬光 《石昌言哀辭》:“ 昌言 為人純素忠謹,望之儼然。”
詞語分解
- 純的解釋 純 (純) ú 專一不雜:純粹。純然。單純。純金。純銅。純正。純淨。純熟。純度。 絲:“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衆’”。 大:純嘏(極大的福分)。 人品的美好:純樸。純真。純厚。純笃。純潔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網絡擴展解釋
“純素”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核心含義,需結合古典文獻和現代生活方式進行解讀:
一、古典文獻中的本義
-
純粹質樸
指事物或人的品格純粹無雜質,強調内在的純淨性。如《莊子·刻意》提到“純素之道,唯神是守”,成玄英注解為“純精素質之道,唯在守神”,體現道家對精神純粹性的追求。
例:宋代司馬光評價人物時用“純素忠謹”,形容品性純良、不摻雜虛僞(《石昌言哀辭》)。
-
儉樸無華
可形容衣着或生活方式的樸素,如《文選》中“器識純素”指人物氣質高雅且不浮誇。
二、現代生活方式概念
指一種不傷害動物的倫理實踐,涵蓋飲食與日常消費:
- 飲食:拒絕肉、蛋、奶、蜂蜜等所有動物源性食品;
- 用品:避免皮革、羽絨、真絲等動物制品,選擇植物或合成材料替代。
該理念源于對動物權益和環境保護的關注,屬于素食主義的嚴格分支。
補充說明
古典含義側重精神與品格的純粹性,現代用法則擴展為具體的行為準則。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例如讨論傳統文化時多指前者,而涉及環保或飲食話題時通常為後者。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純素 - 它指的是一種飲食習慣,主要由植物性食物組成,不包含任何動物來源的食物或産品。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纟和素,其中纟表示織物或纖維,素表示植物或素食。根據筆畫計數法,純素這個詞一共有12個筆畫。
純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英文單詞"vegan",它是由vegetarian(素食者)一詞衍生而來。純素飲食是一種更加嚴格的素食主義,排除了蛋奶等與動物有關的食物和産品。
在繁體中文中,純素這個詞以「純素」的形式表示。
關于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我了解到在古代并沒有專門的字形用來表示純素這個概念,因為它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我是一名純素者,我不食用任何動物來源的食物。
2. 純素飲食可以帶來許多健康益處。
3. 這個素食餐廳提供各種美味的純素菜肴。
與純素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純素者(vegan)、純素主義(veganism)、純素餐廳(vegan restaurant)等。
純素的近義詞可以是素食、植物性食物等。反義詞可以是肉食、非素食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