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蠒烏絲的意思、白蠒烏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蠒烏絲的解釋

有黑欄的絹帛。可供書寫。 宋 辛棄疾 《臨江仙·和信守王道夫韻謝其為壽時仆作閩憲》詞:“入手清風詞更好,細書白蠒烏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蠒烏絲"是古代文獻中對特定箋紙的雅稱,現結合漢語詞典釋義及文獻記載解析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本義

    • 白蠒(jiǎn):指白色蠶繭絲。蠒為"繭"的異體字,本義為蠶絲纖維(《漢語大字典》)。
    • 烏絲:指墨線或黑色欄線。古代箋紙常以墨線劃分行格,稱"烏絲欄"(《辭源》)。

      合稱指以蠶絲為原料、印有黑色界欄的白色箋紙,屬文房雅物。

  2. 文化引申

    該詞承載雙重意象:

    • 材質象征:"白蠒"喻紙張潔白細膩如蠶絲;
    • 功能特征:"烏絲"指箋上墨線,便于書寫工整。

      常見于文人題詩、書信,如元代周權《沁園春》"笑拈白蠒烏絲,滿寫塵埃半世詩"。


二、文獻佐證

  1. 古代用例

    • 南宋《癸辛雜識》載:"禦府臨書用白蠒烏絲欄。" 印證其為宮廷書寫載體。
    • 清代《香祖筆記》提及"白蠒烏絲"箋為吳中名品,佐證其工藝價值。
  2. 權威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白蠒烏絲"即印有黑線的白絹箋紙,多用于詩詞創作(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卷1,p.1088)。


三、相關文化意象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4. 《癸辛雜識》電子版(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5. 《香祖筆記》線上閱讀(國學導航)

(注:因"白蠒烏絲"為生僻詞,部分釋義綜合多部工具書及古籍用例歸納,未見于單一網絡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白蠒烏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核心含義:指帶有黑色界欄的白色絹帛,專用于書寫()。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辛棄疾《臨江仙》詞“細書白蠒烏絲”,描述在絹帛上細緻書寫的場景。

拆解釋義

常見誤用說明

需注意與形容頭發稀疏的用法區分()。部分網絡資料将“白蠒烏絲”誤解為“頭發稀疏而黑”,實為混淆了該詞的本義與引申義。作為規範詞彙使用時,應遵循“絹帛”這一原始含義。

文學應用示例

辛棄疾原句“細書白蠒烏絲”中,通過絹帛的雅緻與墨迹的工整,暗喻文辭清麗、書法精妙,展現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審美意趣。

别人正在浏覽...

飽騰騰吵架朝蠅暮蚊程露沉陷充足抽抽搐搐寸飙大枷膽戰心驚德心封十八姨分機分秒付印幹器高饤宮車規言矩步衮衣西歸國桢賀電黑門核論纥絡鴻雪蹤畫家環曲惠子知我弧深駕肩晈日酒經鞠弭六天麋爛鳴林莫難扇攀延披垂醗醅潛晖錢租诠才末學閏秋少海蛇舅母戍督私路私邑條答提點挺床晚戀晚志無謝俠女膝地媟污唏裡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