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inter;artist] 專精繪畫(如圖畫、圖案)的人
中國畫家。——蔡元培《圖畫》
西洋畫家。
擅長繪畫的人。《宣和畫譜·董源》:“ 董源 , 江南 人也,善畫,多作山石水龍……又作 鐘馗氏 ,尤見思緻,然畫家止以著色山水譽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學會之後,總要胸中有了丘壑,要畫甚麼,就是甚麼,纔能稱得畫家。” 魯迅 《集外集拾遺·<陶元慶氏西洋繪畫展覽會目錄>序》:“ 陶璇卿 君是一個潛心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畫家。”
“畫家”指專門從事繪畫創作與研究的藝術工作者,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核心定義
以繪畫為專業,通過圖畫、圖案等藝術形式表達創作理念的職業群體,涵蓋中國畫、油畫、水彩畫等多種繪畫類型(如齊白石、董源等代表性人物)。
分類維度
專業特征
需具備“胸有丘壑”的創作能力(源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即對構圖和意境有深刻理解,能自由表達藝術構思。
跨文化對照
英文對應“painter”或“artist”,強調其創作性與專業性,如蔡元培在《圖畫》中對比中西方畫家特點。
社會價值
通過作品傳遞文化、美學思想,如魯迅評價陶元慶的繪畫“以新的形與色表現現代社會的精神”。
《畫家》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從事繪畫藝術的人。該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一”和“又”,總共有兩筆組成。部首“一”代表了一種抽象概念,而部首“又”則表示手。通過部首的意義,可以理解為畫家是用手展現出抽象概念的人。
《畫家》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繪畫被視為高雅的藝術形式,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有涉獵。因此,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使用《畫家》來指代從事繪畫藝術的人。
在繁體字中,和簡體字相比,該詞的寫法稍有差異,但整體上仍然是“畫家”。盡管寫法有差異,但這兩種形式都能正确傳達出“畫家”的意思。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以《畫家》為例,古時候的寫法是“畫箚”,其中“箚”是對“畫”字的古代寫法,代表了繪畫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畫家》這個詞的例句:
1. 他是一位著名的畫家,擅長山水畫。
2. 這幅畫的作者是一位中國畫家。
3. 他夢想成為一名畫家,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内心的情感。
除了《畫家》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詞語可以組成,如:“美術家”、“藝術家”、“畫師”等,這些詞語都指代從事繪畫藝術的人。
與“畫家”意思相關的近義詞有:“畫師”、“繪畫師”等,它們通常可以互換使用。
反義詞方面,沒有直接的和“畫家”相對立的詞彙,但如果從職業角度來考慮,與“畫家”相對立的可以是“工程師”、“醫生”、“教師”等職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