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裝書用的櫥箱。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遊詩》之一:“開懷展櫥簏,唯在性所便。”
櫥簏(chú lù)是漢語中由“櫥”與“簏”組合而成的合成詞,屬于較為生僻的古代器物名稱。根據《漢語大詞典》對單字的考釋,“櫥”本義指貯物木櫃,《說文解字》注“櫥,庋也”,特指帶有門扇的立式儲物家具,如書櫥、衣櫥;而“簏”在《廣韻》中釋為“竹高箱”,原指竹篾編制的盛物器具,後引申為裝文書、典籍的箱匣,如晉代文獻中“發簏陳書”的記載。二者組合後,“櫥簏”可理解為兼具櫃體結構與箱匣功能的儲物器具,常見于明清文獻描述文房陳設的語境,如《四庫全書總目》提及“櫥簏貯典籍”的用法。該詞現多用于古代家具研究領域,現代漢語已鮮少使用。
“櫥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櫥簏(拼音:chú lù)指裝書用的櫥箱,即存放書籍的櫃子或箱子。該詞由“櫥”(放置物品的家具)和“簏”(竹編的箱子)組合而成,強調其收納書籍的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櫥”的其他用法(如衣櫥、壁櫥),可參考權威字典釋義。
安勝簸箕掌長東黃河大橋乘駕春忙春苔擔愁挏馬酒鈍丞惡木番人返鄉團發軵風靡雲蒸诰誓高準根蔓公社貫轶慣用語骨董飯花池火燒雲階下囚井竈筋膂橛痿克平狼子獸心留客住龍扇淪逸泥滞拟蹤弄文千金弊帚起浪清閑自在秋官氣焰嚣張起支臞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上衣沈人勢成騎虎衰旺酸感阘坐通赇頽魄屠解問道翁媪誤亂鄉居閑聒七鮮衣兇服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