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起支的意思、起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起支的解釋

官署名。 北宋 承 唐 末 五代 之制,以鹽鐵、戶部、度支三部合為三司。度支掌各種財政開支、漕運、供應全國費用等。“起支”即為度支的别稱,亦指度支使。又用作“發放”解。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陳恕 為三司使,嘗言三司中惟起支為難,蓋一起支則無由止也,不可不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起支”是一個曆史性詞彙,主要涉及古代官職制度和俸祿發放機制,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官職機構别稱

北宋時期,“起支”是“度支”的别稱,隸屬于三司(鹽鐵、戶部、度支)。其職能包括:

  1. 財政管理:統籌國家財政開支、漕運調度及全國物資供應。
  2. 機構性質:作為中央財政核心部門,度支使(即“起支使”)負責財政預算與執行,權力重大。據《東原錄》記載,北宋官員陳恕任三司使時曾強調“起支”事務需慎之又慎,因其決策直接影響國家財政運轉。

二、俸祿發放術語

在廪祿制度中,“起支”指官員開始領取俸祿的起始時間。例如:

補充說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古制度考據。若需更深入探讨,可參考《宋史·職官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起支

起支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qǐ zhī。其拆分部首為起和支,筆畫為13畫。

起支的來源

起支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是從古代經籍中演化而來的。在古代,起支指的是下蹲、蹲伏的姿勢。

起支的繁體字

起支的繁體字為「起鴸」。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起支在古代的寫法為「起⺶」。

起支的例句

1. 他起支在地上,認真研究着地圖上的線路。

2. 她要起支,小心翼翼地撿起地上的鋼筆。

起支的組詞

1. 起床:早晨起來。

2. 支撐:用支柱或支架使物體保持穩定或承受重量。

起支的近義詞

起坐、蹲伏、下蹲

起支的反義詞

直立、坐立、站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