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慣用語是漢語詞彙體系中具有固定結構和比喻意義的口語化短句,其含義通常不能從字面直接理解。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慣用語具有“結構凝固性、語義整體性、使用通俗性”三大特征。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慣用語的核心特點體現在以下方面:
與成語的書面性、諺語的經驗性不同,慣用語更側重反映社會現象中的行為模式。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指出,現代漢語常用慣用語約3800條,其中85%産生于明清至當代社會變遷過程中。
(注:參考來源對應《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漢語慣用語大辭典》2019年版,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具體鍊接。)
慣用語是漢語中一類具有獨特特點的固定詞組,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綜合理解:
1. 基本定義
慣用語是以三音節為主的習用詞組,通過比喻手法形成修辭轉義,整體意義不能簡單拆分理解。例如“穿小鞋”比喻暗中刁難,“泡蘑菇”指故意拖延時間。
2. 主要特點
3. 與成語的區别
|對比項 | 慣用語 | 成語 |
|------------|--------|------|
| 結構 | 多三字,可拆分(如“打退堂鼓”) | 多四字,固定不可拆(如“雪中送炭”) |
| 來源 | 現代口語 | 古籍典故 |
| 語體色彩 | 通俗 | 書面化 |
(綜合)
4. 使用注意事項
典型示例
如需了解更多慣用語實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語言學專著。
熬熬汲汲懊悔莫及彼各柄令擘名唱道情蟬花闖關東麤樸大行政區單錢刀劄鞑夷低物短褐多許少與二雅芳蘭竟體方祀放鷹覆甕隔音符號公谷工繳費孤離耗憊猾役混號稽掃巨拇空喊臘麪爛殺戀恨攣結旅農蟒服莽原杩頭面醬命使彭魄披帙僧首上府繕生室如懸磬衰亂束緼舉火四正四奇素足陶令宅渟淵萬福蚊煙武具現場會閑隙纖玅仙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