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的意思、垂楊的詳細解釋
垂楊的解釋
(1).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 南朝 齊 謝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 唐 萬齊融 《送陳七還廣陵》詩:“落花馥河道,垂楊拂水窗。”《老殘遊記》第二回:“到了 濟南府 ,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魯迅 《送增田涉君歸國》詩:“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2).詞牌名。雙調,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詠垂楊,後為詞牌名。參閱《詞譜》卷二八。
詞語分解
- 垂的解釋 垂 í 東西一頭挂下:垂楊柳。垂釣。垂直。垂線。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淚。垂髫(頭發下垂,指兒童)。垂頭喪氣。 敬辭,用于别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垂愛。垂憐。垂詢。 傳下去
- 楊的解釋 楊 (楊) á 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有白楊,大葉楊,小葉楊等多種,木材可做器物:楊柳。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垂楊”一詞的含義可從文學和植物學兩個角度解釋,不同語境下存在差異:
一、文學含義
-
指代垂柳
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因此“垂楊”多指垂柳,形容枝條下垂的柳樹。例如:
- 南朝謝朓《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
- 魯迅詩句:“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
詞牌名
為雙調詞牌,原為詠垂楊的曲調,後固定為詞牌名,分100字或98字兩體,見于《詞譜》卷二八。
二、植物學含義
部分資料稱“垂楊”即白楊(楊柳科植物),為大型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枝條細長下垂,適應性強,廣泛分布于溫帶地區。但需注意,此名稱在植物學中可能存在地域性混用,文學與科學術語需結合語境區分。
補充說明
- 古籍中“垂楊”多與“垂柳”混用,如《老殘遊記》描述濟南“戶戶垂楊”實指柳樹。
- 現代植物分類中,“垂楊”并非規範學名,需結合具體描述判斷所指物種。
網絡擴展解釋二
垂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柳樹垂下的枝葉。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巛,總共有10個筆畫。垂楊是由“垂”和“楊”兩個字合成的。其中,“垂”字的來源是由“土”和“隹”兩個部首組成,表示往下垂的意思;“楊”字則是由“木”部首和“昜”構成,表示楊樹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垂楊的寫法是「垂揚」。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垂楊的寫法有所不同。垂的形狀更接近于一個垂直的長方形,而楊的形狀則比較接近現代字形。
以下是一些關于垂楊的例句:
1. 小河邊垂楊的枝葉投下了一片綠蔭。
2. 垂楊柳給這個庭院增添了幾分溫馨的氛圍。
一些與垂楊相關的組詞包括:垂楊柳、垂楊綠、垂楊樹等。與垂楊的近義詞有:垂柳、垂梢等,反義詞則為直楊、直柳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