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蠹饷的意思、蠹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蠹饷的解釋

亦作“蠧餉”。損耗的糧食。《明史·王錫衮傳》:“ 錫衮 因言頻歲旱蝗,三餉疊派,請量除加徵,嚴核蠧餉,俾農夫樂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蠹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ù xiǎ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蠹饷指損耗的糧食,多因管理不善、腐敗或蟲害導緻。該詞由“蠹”(蛀蟲,引申為侵蝕、腐敗)和“饷”(糧食、軍糧)組成,字面可理解為“被蛀蝕的糧食”。

引證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明史·王錫衮傳》,原文提到:“嚴核蠧餉,俾農夫樂生”,意為通過嚴格核查糧食損耗,使農民得以安居樂業。

擴展說明

  1. 曆史背景:明代因賦稅繁重(如“三饷”政策)、自然災害(旱災、蝗災)頻發,糧食損耗問題突出,“蠹饷”一詞常用于描述這一現象。
  2. 引申含義:除字面意義外,也可隱喻因腐敗或制度漏洞導緻的資源浪費。

相關組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明史》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中的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蠹饷》這個詞意思什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