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頓腳的意思、捶胸頓腳的詳細解釋
捶胸頓腳的解釋
見“ 捶胸跌腳 ”。
詞語分解
- 捶胸的解釋 作态以示抗議如悲哀,憤怒,或自責
- 頓腳的解釋 跺腳。 唐 韓愈 《送窮文》:“言未畢,五鬼相與張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頓腳,失笑相顧。” 沙汀 《困獸記》二七:“她頓腳,她的眼淚不斷的奪眶而出。”《中國歌謠資料·不如從小喂小狗》:“打發三姐出了
網絡擴展解釋
“捶胸頓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jiǎo
- 字面含義:捶打胸口,跺腳。形容人情緒極度激動時的肢體動作。
深層含義
表示極度悲傷、悲憤或悔恨的情緒,常見于文學描寫或口語表達中。例如:
老壽說到這裡,心裡像是插了一把刀,他捶胸頓腳地幹號了起來。(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
出處與用法
-
來源:
最早出自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
“[何玉鳳]拍着那棺材,捶胸頓腳,放聲大哭。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
-
語法結構:
聯合式成語,多作謂語、狀語,用于描述人在悲傷、憤怒時的表現。
相關對比
- 近義詞:捶胸跌腳、捶胸頓足(後者“頓足”與“頓腳”字面差異,但含義相近)。
- 情感色彩:中性成語,強調情緒的外化表達,而非褒貶評價。
例句參考
- 李母當先撲到女兒身上,捶胸頓腳地大哭。
- 非洲小白臉捶胸頓腳,氣得差點吐血。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兒女英雄傳》或現代文學作品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捶胸頓腳》一詞的意思是形容極度懊惱或失望的情緒。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手部的“手”字旁和心部的“心”字旁,即扌+忄。根據拆分部首可推斷,它的筆畫應為6畫。
《捶胸頓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捶胸頓腳」。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捶」意為用拳頭猛擊,「胸」指的是胸部,「頓」指的是用力地頓腳,而「腳」則代表腳。這個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在極度懊惱或失望時的表情與動作。
這個詞的用法可以形成一些例句,比如:
- 考試成績出來了,他得了個滿分,我真是捶胸頓腳啊!
- 我連續輸了好幾場比賽,真讓人捶胸頓腳。
與《捶胸頓腳》意思相近的詞有“懊惱不已”、“極度失望”等,它們都表示内心的極度不滿或痛苦。反義詞可能是“欣喜若狂”、“喜不自勝”等,它們表示内心的極度開心與滿足。
根據《捶胸頓腳》一詞的意思和寫法,我們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捶胸」、「頓足」、「捶手頓足」等等。這些詞語都用來形容人們在失望或懊惱時的表情與動作。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繼續幫助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