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服。借指官爵。 晉 陸雲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诔》:“疇咨羣後,改授顯服,屯騎是撫,雍容皇甸。” 宋 王安石 《朝奉郎守殿中丞前知興元府成固縣楊公墓志銘》:“王以家朝,相隨内屬,有子有姓,尚多顯服。”
“顯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如下:
“顯服”指官服,引申為官爵或顯赫的官職地位。該詞常用于古代文獻中,通過服飾象征身份,如晉代陸雲在《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诔》中寫道:“疇咨羣後,改授顯服”()。
“顯服”屬于文言語彙,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作品中,用以描述官職或社會地位的顯耀。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诔》等原文()。
《顯服》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詞,意思是明亮的衣服,穿在身上使人顯得突出和引人注目。
《顯服》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日(rì)和衣(yī)。它總共有9畫。
《顯服》最早見于《唐書·禮儀志》。在繁體字中,顯服的寫法為「顯服」。
在古時候,漢字「顯」的寫法稍有不同。在《說文解字》中,「顯」的寫法為從日,人,雲組成。其中,日表示陽光,人表示人物,雲表示穹頂。這個寫法意味着顯而易見。
1. 他身上的顯服讓他在人群中非常顯眼。
2. 她穿着一件華麗的顯服,成為晚會的焦點。
顯眼、顯赫、彰顯、顯露。
鮮豔、華麗、引人注目。
樸素、低調、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