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me] 意大利首都和曆史名城。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奴隸制大國,它在物質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對後世西方文化有相當影響
當羅馬大将恺徹未到時。——[英] 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羅馬(Rome)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地理位置與地位
羅馬位于意大利半島中部,是意大利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市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廷所在地,是全球天主教的中心。
名稱起源
根據傳說,羅馬城由羅慕路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兄弟于公元前753年建立。其名稱可能源于古代部落名“Rumon”或“Ruma”。
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
羅馬從原始公社制向國家過渡,實行軍事民主制,共有七位國王統治。這一時期對應中國春秋時代。
共和時期(前509–前27年)
推翻末代暴君後建立貴族共和國,通過元老院、執政官等機構治理,并通過擴張成為地中海霸主。
帝國時期(前27–476年)
屋大維确立元首制,羅馬進入帝國時代,疆域橫跨歐亞非。公元395年分裂為西羅馬和東羅馬(拜占庭),西羅馬于476年滅亡。
曆史遺迹
羅馬古城以古建築聞名,如科洛西姆大鬥獸場、萬神殿等。這些遺迹反映了古羅馬在建築、法律、軍事等領域的成就。
文化影響
古羅馬的法律體系、拉丁語及基督教傳播對西方文明影響深遠。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文化成就,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7、8。
羅馬(luó mǎ),是一個富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彙,下面将從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方面探讨。
羅馬的部首是馬(mǎ)字旁,表明與馬相關。它總共有四個筆畫。
羅馬這個詞彙來源于拉丁語"Roma",即意為"羅馬城"。它指的是古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也代表着古代西方文明和帝國的輝煌。羅馬在歐洲文化史和世界曆史中占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繁體字"羅馬"是對羅馬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羅馬"意思相同。
在古時候,羅馬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漢字寫作"羅馬",與現代繁體字形相似。
1. 羅馬是古代羅馬帝國的首都。
2. 我們正在計劃去羅馬旅行,體驗古羅馬文化的魅力。
羅馬相關的組詞包括:羅馬帝國、羅馬文化、羅馬建築等。
與羅馬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古羅馬、羅馬城、羅馬文明等。
與羅馬意思相反的詞彙可能是:非羅馬、非西方文化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