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垂翼的意思、垂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垂翼的解釋

《易·明夷》:“明夷于飛,垂其翼。” 王弼 注:“懷懼而行,行不敢顯,故曰垂其翼。”謂鳥翅下垂不能高飛。後以“垂翼”比喻人受挫折,止息不前。 北周 庾信 《拟詠懷》之八:“ 長坂 初垂翼, 鴻溝 遂倒戈。” 宋 曾鞏 《齊州謝到任表》:“方指期於滿歲,将垂翼於故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垂翼”是一個源自古典文獻的成語,具有以下多層次的解釋:

  1. 基本含義與發音
    發音為chuí yì,字面指鳥類飛行時翅膀下垂的動作。最初出自《周易·明夷》卦象的爻辭:“明夷于飛,垂其翼”,描述鳥兒在飛行中因環境險惡(如天色昏暗)而下垂翅膀、謹慎前行的狀态。

  2. 深層比喻義

    • 受挫停滞:經典用法中,常比喻人遭遇挫折後暫時止步,如北周庾信《拟詠懷》中“長坂初垂翼”暗指戰場失利。
    • 伺機而動:現代引申義中,也可表示主動暫停以等待時機,類似“蓄勢待發”。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如描述人生低谷期的隱忍(“垂翼蟄伏”),或曆史事件中勢力受挫(如南宋曾鞏文中的“垂翼故栖”)。

例句參考:

“公司經曆市場沖擊後,選擇垂翼調整策略,次年便重振旗鼓。”
(此處“垂翼”融合了受挫與伺機的雙重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垂翼的意思

垂翼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下垂的翅膀”。在象征性的意義中,它可以表示被動、失落、無奈或不幸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垂翼的部首是“卩”(丨),共有10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垂翼起源于古代的象形文字,原本描繪了一對下垂的翅膀。在繁體中,垂翼的書寫形式為 “垂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垂翼的漢字寫法有一些變化。在古今文字辭形集成中的《說文解字》中的《象形篇》裡,垂翼的形狀是一個有羽毛且向下延伸的翅膀。而在《康熙字典》中,垂翼的字形則有所不同,上方的“卩”在形狀上更像一個立體的節點。

例句

1. 他坐在那裡,垂翼的樣子表達着他的失望與無奈。

2. 這個失敗的經曆讓他感到自己的雄心壯志被垂翼了。

組詞

垂翼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含義:

1. 垂翼摧殘:表示遭受到巨大的打擊或荊棘般的痛苦。

2. 垂翼欲堕:形容失落和沮喪程度極高。

3. 垂翼複振:指重新恢複信心并重新努力。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下垂、下墜、下彎

反義詞:揚翼、翺翔、飛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