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将盡之時。 唐太宗 《除夜》詩:“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暮紀”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暮紀指一年将盡之時,即年末或歲末。其中:
該詞出自唐太宗李世民的詩作《除夜》: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意為:歲末時光已至盡頭,迎接新春的芬芳。
在古詩中,“暮紀”常與時間流逝、新舊交替的意境結合。例如:
現代漢語中,“暮紀”極少使用,更多出現在古文解析或文學創作中。若需表達“年末”,現代常用“歲末”“年尾”等詞替代。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詩或詳細出處,可參考唐代詩詞集或古文辭典。
《暮紀》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夜晚時光、黃昏或晚年。
《暮紀》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暮的部首是日(rì),共有13個筆畫;紀的部首是糸(mì),共有7個筆畫。
《暮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暮為「暮」,紀為「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暮紀》為例,古代對于這兩個字的寫法為「昏紀」,字形略有差異。
1. 在暮紀中,他回首過去的歲月。
2. 她的父母已進入暮紀,但精神狀況很好。
暮時、暮年、紀年、紀事等。
夜晚、黃昏、晚年。
清晨、早晨、少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