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塵埃;微末。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牀上,使所愛者踐之。”《南齊書·文學傳·丘巨源》:“詎其荷瞂塵末,皆是 白起 ,操牘事始,必非 魯連 邪?” 唐 孟郊 《題從叔述靈岩山壁》詩:“遠念塵末宗,未疏俗間名。”
“塵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én mò,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含義
由“塵”(飛揚的灰土或世俗事物)與“末”(末端、微末)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塵埃般的微小事物” 或“微不足道的存在”。
引申義
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地位、價值的渺小與不顯著,例如形容卑微之人、瑣碎之事等。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見于古文引用或特定修辭場景,如詩歌、散文等。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古籍原文或用法,可參考《拾遺記》《南齊書》等文獻。
塵末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事物微小細碎的一部分,或者指塵埃飛揚的狀态。
塵末的部首是塵部,包含了兩個筆畫。
塵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衛靈公篇》中,原文寫作塵埃。後來,人們将塵埃轉化為塵末,以表達更加微小的意思。
塵末的繁體字為塵末。
在古代,塵末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具體可以根據不同文獻和曆史時期進行考證。
1. 他的努力就像塵末一樣微不足道。
2. 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那座廢墟已經化為塵末。
塵塵不忘、塵埃落定、塵土飛揚、塵寰、塵嚣、塵緣。
塵埃、細微、微塵、微末。
巍巍、巨大、廣袤、浩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