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夷的意思、傷夷的詳細解釋
傷夷的解釋
見“ 傷痍 ”。
詞語分解
- 傷的解釋 傷 (傷) ā 受損壞的地方:工傷。傷痕。 損害:傷了筋骨。傷腦筋。傷神。勞民傷財。 因某種緻病因素而得病:傷風。傷寒。 因過度而感到厭煩:傷食。 妨礙:無傷大體。 悲哀:悲傷。哀傷。神傷。感傷。傷悼
- 夷的解釋 夷 í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東夷。九夷(古時稱東夷有九種)。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華夷雜處(?)。 平,平坦,平安:化險為夷。 弄平:夷為平地。 消滅:夷滅。族夷(誅殺犯罪者家族)。 等輩:“諸
專業解析
傷夷(亦作"傷痍")是漢語中表示"創傷、傷亡"的複合詞,最早見于《漢書·淮南曆王傳》記載"野戰攻城,身被傷痍"。該詞由"傷"與"夷"兩個語素構成:
-
基本釋義
- 指身體遭受的刀劍創傷,《玉篇》釋"夷"為"傷也",二字同義複用強化詞義。
- 引申指戰争或災害造成的傷亡慘狀,如《後漢書》載"黎民流離,困于道路",後多用于描述戰後民生凋敝之狀。
-
使用場景
- 古代文獻中多作軍事傷亡統計,如《三國志》中"士卒傷夷者歲百數"。
- 現代漢語保留引申義,常見于曆史著作描述戰争影響,或比喻重大挫折後的受損狀态。
-
近義辨析
與"瘡痍"構成同義複現關系,但"傷夷"更側重可見創傷,"瘡痍"多指持續性的社會創傷。該詞演變體現了漢語雙音節化的構詞規律。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14版)
網絡擴展解釋
“傷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詞義:同“傷痍”,指創傷、傷害,常用于形容戰争、災難等造成的損害,或比喻精神、情感上的傷痛。
- 構成:“傷”指人體或物體的損傷;“夷”在此處引申為破壞、創傷,而非其常見的“平坦”或“平安”義項。
2.同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創傷、傷殘、瘡痍。
- 常見搭配:如“傷夷折衄”(出自《三國演義》),意為“受創傷、遭挫敗”。
- 例句:
“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
(形容輕率進攻導緻傷亡慘重,見的《三國演義》引文)
3.擴展說明
- 語境適用:多用于書面或曆史叙述,如軍事、文學作品中描述戰争後果或重大挫折。
- 現代用法:在當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可見于成語或固定搭配(如“傷夷折衄”)。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三國演義》等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北卷鼻風財閥策籍稱衡城圈春風風人道長論短刀鐮镝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兒憐獸擾二師二徐馮公觀魏寡氣賤皮子焦恻椒實錦瑟華年客軍摳字眼累次連筩理虧慢聲慢語髦節馬蜩密圖摩肩難陀貧素品體破鬥撬邊棄筆奇鸧啟程青澗清鑒青蒜崎曲散逛傷春生財有道失期書公輸轉縮俎态貌騰勞鐵牓銅甎亡形握風捕影沃洲夏五郭公遐異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