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賀正的意思、賀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賀正的解釋

歲首元旦之日,群臣朝賀。 唐 黃滔 有《賀正啟》。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正朔曆數·賀正》:“《通典》: 漢高帝 十月定 秦 ,遂為歲首。七年, 長樂宮 成,制羣臣朝賀儀。 武帝 改用夏正,亦在建寅之朔。則元日慶賀,始于 漢高祖 也。” 宋 王禹偁 《除夜寄羅評事同年》詩之三:“郡僚方賀正,獨宿 太湖 稜。”《東周列國志》第六回:“正值冬十一月朔,乃賀正之期, 周公黑肩 勸王加禮于 鄭 ,以勸列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賀正,漢語傳統節慶用語,指農曆新年期間向尊長或親友表達慶賀的行為。《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歲首元旦慶賀新春”,強調其作為新年禮儀的核心意義。此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周磐傳》記載的“歲朝賀正”儀式,後演變為包含拜年帖、賀歲詩文等載體的文化習俗。

《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期“正月一日年節,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印證了該詞在歲首社交中的特殊地位。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常識》中指出,“賀正”不僅包含口頭祝福,更承載着維系社會關系的禮制功能。

在構詞法上,“賀”取《說文解字》“以禮相奉慶”之本義,“正”指代《尚書》中“正月朔旦”的歲首概念,二字組合完整呈現了時間節點與禮儀行為的雙重特征。該詞彙至今仍常見于港澳台及海外華人社區的新春賀辭中。

網絡擴展解釋

“賀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表達對新年的祝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賀正”由“賀”(慶祝、祝賀)和“正”(正月)組成,字面含義是祝賀正月到來,即慶祝新年或節日。在傳統語境中,它特指歲首元旦的慶賀活動,如古代群臣朝賀君主的儀式。

2.曆史起源

這一習俗可追溯至漢代。據記載,漢高祖劉邦在長樂宮建成後,制定了群臣朝賀的禮儀;漢武帝改用夏曆後,元旦慶賀的習俗延續下來。唐代文人黃滔曾撰寫《賀正啟》,宋代文獻中也有相關記載。

3.使用場景

4.相關習俗與别稱

“賀正”在部分地區也稱“拜正”“走春”“賀歲”,均指向新年期間拜訪親友、互贈祝福的傳統。

5.發音與示例

通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賀正”既承載了曆史文化内涵,也延續了現代社會中的節日祝福功能。

别人正在浏覽...

邦寄寶管博習殘英出餞禫制德壽宮雕苓頂禮慈雲鼎饪短途怪訝關訪谷子恒弊橫屍遍野鶴峙火鞭甲地牋草儉恡剪切形變奸賊教亦多術精銀禁阻積習成俗可憐刻深匡教零章籠門陸海空路易面朝眠宿妙處模锓莫斯科保衛戰膩煩噴霧器蹁跹遣信颀大起反青雲獨步懃順仍疊毵娑生防生公時暮天溝跳躍完免韡華蓊蓊賢息小兒枭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