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賀正的意思、賀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賀正的解釋

歲首元旦之日,群臣朝賀。 唐 黃滔 有《賀正啟》。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正朔曆數·賀正》:“《通典》: 漢高帝 十月定 秦 ,遂為歲首。七年, 長樂宮 成,制羣臣朝賀儀。 武帝 改用夏正,亦在建寅之朔。則元日慶賀,始于 漢高祖 也。” 宋 王禹偁 《除夜寄羅評事同年》詩之三:“郡僚方賀正,獨宿 太湖 稜。”《東周列國志》第六回:“正值冬十一月朔,乃賀正之期, 周公黑肩 勸王加禮于 鄭 ,以勸列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賀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表達對新年的祝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賀正”由“賀”(慶祝、祝賀)和“正”(正月)組成,字面含義是祝賀正月到來,即慶祝新年或節日。在傳統語境中,它特指歲首元旦的慶賀活動,如古代群臣朝賀君主的儀式。

2.曆史起源

這一習俗可追溯至漢代。據記載,漢高祖劉邦在長樂宮建成後,制定了群臣朝賀的禮儀;漢武帝改用夏曆後,元旦慶賀的習俗延續下來。唐代文人黃滔曾撰寫《賀正啟》,宋代文獻中也有相關記載。

3.使用場景

4.相關習俗與别稱

“賀正”在部分地區也稱“拜正”“走春”“賀歲”,均指向新年期間拜訪親友、互贈祝福的傳統。

5.發音與示例

通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賀正”既承載了曆史文化内涵,也延續了現代社會中的節日祝福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賀正

《賀正》是一個具有祝福意義的詞語,用來祝賀新年或春節的到來。它拆分成兩個部首,左邊是貝部,右邊是日部。它總共由12畫組成。

來源

《賀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詩經·君子于役》中的一句詩:“賀彼新來者。”在古代詩文中,賀正被用來表達對新年到來的歡慶之情。

繁體

《賀正》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賀正」,同樣由12畫組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賀正的寫法可能存在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賀正的寫法為「賀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有所調整。

例句

1. 他向全家人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賀正之際非常開心。

2. 大家在一起賀正,氣氛非常熱鬧。

組詞

賀年、賀歲、賀禮、賀卡、賀電。

近義詞

祝賀、慶祝、慶賀、恭賀。

反義詞

抱怨、悔恨、沮喪、哀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