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簡的意思、端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簡的解釋

(1).端莊持重。《南齊書·徐孝嗣傳》:“幼而挺立,風儀端簡。”《宋史·曹彬傳》:“ 彬 執禮益恭,公府讌集,端簡終日,未嘗旁觀。”

(2).正笏。謂兩手平舉捧着手闆。 唐 鄭谷 《寄左省韋起居序》詩:“端簡爐香裡,濡毫洞案邊。” 唐 高彥休 《唐阙史·太清宮玉石像》:“工役掘地,得玉石人,滌去泥壤,則簪裙端簡,如龍之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端簡”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端莊持重

指人的儀态或行為端正莊重、簡潔樸素,不浮誇或炫耀。

2.正笏(古代禮儀動作)

指古代官員雙手平舉笏闆(上朝用的手闆),表示恭敬或莊重的姿态。

擴展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籍或正式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借以形容簡約大方的風格或嚴謹的禮儀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簡的意思

端簡(duān jiǎn)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文章篇幅簡潔明了,不繁瑣冗長。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用來形容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端(duān)這個字的部首是立,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

簡(jiǎn)這個字的部首是竹,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

《端簡》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劉勰所著的《文心雕龍》一書中。在這本著作中,劉勰提到了一個“文章之祖,古人鑒、翦之為器”的觀點,即文章應當簡潔明了,不繁複冗長。

繁體

繁體字“端簡”是“簡體字“端簡”的繁體形式,在繁體字書寫的漢字系統中使用廣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簡字的“竹”部曾被寫成一個方框,而“址”部則是寫成兩個短豎線組成。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寫法發生了變化,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态。

例句

這篇小說寫得非常端簡,沒有任何多餘的詞語和細節。

組詞

端短、端正、簡約、簡化、簡潔

近義詞

簡潔、簡明、簡練

反義詞

繁複、冗長、累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