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稱雨道晴”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chēng yǔ dào qíng,其核心含義是比喻雙方意見不合、說話說不到一起。以下是詳細解析:
出自明代鄒善長《彙苑詳注》卷十五:
“縣官甚不和,長官稱雨,贊府道晴,終日如此不和也。”
意為:縣官與下屬意見不合,長官說下雨,副官卻堅持晴天,整日争執不休。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有“預測趨勢”的含義,但此解釋與主流權威來源及典故背景不符,可能為誤傳。建議以明代文獻及高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稱雨道晴》是一個成語,意為通過稱雨來預測晴天的到來。這個成語充滿了詩意和隱喻,表達了人們對于希望和美好未來的期盼。
段落2(h2标籤):拆分部首和筆畫根據字典的查找,我們可以拆分《稱雨道晴》的部首為“⺮”、“止”、“雨”,共有18個筆畫。
段落3(h2标籤):來源和繁體《稱雨道晴》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在古代,人們相信通過稱雨的形式可以預測天氣,因而形成了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稱雨道晴的寫法為「稱雨道晴」。
段落4(h2标籤):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稱雨道晴的字形和現在的有些不同。具體來說,「稱」的古字形為「稱」,「道」的古字形為「導」,「晴」的古字形為「晴」,而「雨」的字形相對保持了不變。
段落5(h2标籤):例句1. 雨停了,稱雨道晴,我們可以出門了。
2. 她總是能夠稱雨道晴,給我帶來好運。
段落6(h2标籤):相關詞彙組詞:道路、晴朗、雨點
近義詞:稱天氣、評估氣候
反義詞:稱雨望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