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喪失本性。《北史·程駿傳》:“夫 老子 著抱一之言, 莊生 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謂至順矣。人若乖一,則煩僞生;爽性,則沖真喪。”
(2).索性;幹脆。《孽海花》第三十回:“她在窗外聽得不耐煩,爽性趁此機會,直闖進去,把出去的問題直捷痛快的解決了。” 老舍 《女店員》第三幕:“要是爽性來個女商店,我們女的就一點也不倚靠男的了!” 沙汀 《航線》:“‘爽性點!查完就開。’他吩咐着火伕。”
“爽性”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1. 喪失本性(古義,現已少用)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文獻,如《北史·程駿傳》提到“爽性則沖真喪”,指人若違背自然本性,會失去純真本質。該用法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更多出現在古文或特定哲學讨論中。
2. 索性;幹脆(現代常用義)
這是當前使用最廣泛的意義,表示直截了當、毫不猶豫的态度。例如:
使用建議:
現代語境中,“爽性”多表“索性”,常見于口語和文學表達。例如:“等不到回複,他爽性直接上門詢問”。而“喪失本性”的古典義需結合古文背景理解,日常交流中可優先采用第二層含義。
爽性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在口語和文學作品中都有使用。它可以描述一種舒適、愉悅或者輕松的感覺。爽性一詞可以拆分為“爽”和“性”,分别表示舒適愉快和特性。
“爽”字的部首是爻,它有12畫。而“性”字的部首是心,它有7畫。
“爽性”一詞源自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漢字的運用。在繁體字中,爽性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爽性”。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雖然“爽性”一詞的含義和意思沒有改變,但是它的字形可能會有些微的差異。
1. 今天的天氣真好,出門散步感覺真是爽性無比。
2.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終于完成了任務,感覺真是爽性。
一爽、暢爽、爽快、爽朗、清爽
舒適、愉快、輕松、心曠神怡、暢快
壓抑、不快、痛苦、憂郁、沉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