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玄館的意思、崇玄館的詳細解釋
崇玄館的解釋
亦稱“ 崇玄學 ”。 唐 代官辦的道教學校。 隋 有崇玄署,為管理道士僧尼的官署。 唐 代皇帝尊崇道教,以崇玄署改屬宗正寺,僧尼則别屬尚書祠部。 開元 二十九年置崇玄學,設博士,掌教玄學生,習《老子》、《莊子》、《文子》、《列子》。 天寶 二年,改稱崇玄館,改博士為學士。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貢舉下》、《新唐書·百官志三》。
詞語分解
- 崇的解釋 崇 ó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闳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論。亦作“崇論宏議”)。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終”,終了。 充,充滿:崇酒于觞。 增長:“今将崇諸侯之奸”。 姓。
- 玄館的解釋 幽靜的房舍。多指隱士的居處。 明 高啟 《次倪雲林韻》:“愛寫滄洲趣,閒來玄館遊。”
網絡擴展解釋
崇玄館的含義需結合不同曆史背景分階段解釋,具體如下:
-
東漢時期的學術場所
指東漢學者鄭玄設立的學問交流場所,用于探讨玄學與儒家經典。該場所成為當時學術界的核心平台,吸引衆多學者參與,強調對玄妙、深奧學問的崇尚。
-
唐代官辦道教教育機構
唐代開元二十九年(741年)設立,初名“崇玄學”,天寶二年(743年)改稱崇玄館。其職能包括:
- 隸屬宗正寺,管理道教事務
- 設置學士職位,教授《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經典
- 作為科舉考試中道教科目的教育機構
詞義演變:該詞從具體場所名稱發展為兼具學術象征意義的詞彙,既可指實體機構,也可隱喻高深學問聚集地。需注意區分具體曆史語境下的指代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崇玄館是一個有着豐富曆史和傳統的中文詞語。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崇尚玄奧思想和追求深邃智慧的所在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崇"字的部首是山,它有15個筆畫。
- "玄"字的部首是玉,它有5個筆畫。
- "館"字的部首是阝,它有9個筆畫。
來源:
崇玄館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它常用于指代宗教、哲學、文學或學術思想的研究之地,如道教或佛教寺廟、學院或書院。
繁體字:
崇玄館(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中,崇玄館的寫法可能會因時代和地區而有所不同。不同朝代和文化傳統對字形有所改變,但基本含義沒有改變。
例句:
1. 他經常到崇玄館研究古代哲學思想。
2. 崇玄館内保存着許多珍貴的古籍文獻。
組詞:
- 崇尚
- 玄學
- 館藏
- 館長
近義詞:
- 玄妙
- 高深
- 奧妙
- 深奧
反義詞:
- 明晰
- 淺顯
- 顯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