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玄馆的意思、崇玄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玄馆的解释

亦称“ 崇玄学 ”。 唐 代官办的道教学校。 隋 有崇玄署,为管理道士僧尼的官署。 唐 代皇帝尊崇道教,以崇玄署改属宗正寺,僧尼则别属尚书祠部。 开元 二十九年置崇玄学,设博士,掌教玄学生,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 天宝 二年,改称崇玄馆,改博士为学士。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贡举下》《新唐书·百官志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崇玄馆是唐代官方设立的专司道教事务的皇家机构,兼具学术教育与管理职能。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机构性质与设立背景

崇玄馆始设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隶属尚书省祠部,是唐代“崇玄学”体系的核心机构。其设立源于唐皇室尊奉道教为国教的政治背景,旨在系统整理道教典籍、培养道教人才,并规范全国道教事务管理。名称中的“崇”即尊崇,“玄”代指道家玄学思想,整体彰显朝廷对道教思想的推崇。


二、核心职能与学术活动

  1. 典籍编修与教学

    崇玄馆负责校订《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助教等职官讲授经义。生徒需修习《道德经》及道家诸子著作,通过考核者可获“道举”出身,进入仕途。

  2. 管理地方道观与道士

    统筹全国州郡“崇玄学”的教学事务,登记道士籍贯,核发度牒(道士身份凭证),并监督地方道观的宗教活动。


三、历史影响与文化价值

崇玄馆的设立标志着道教首次被纳入国家官学体系,推动了道家思想的系统化研究。其推行的“道举科”制度,使道教与儒学、佛学并行成为唐代思想学术的三大支柱,对后世道教官观制度及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崇玄馆的含义需结合不同历史背景分阶段解释,具体如下:

  1. 东汉时期的学术场所 指东汉学者郑玄设立的学问交流场所,用于探讨玄学与儒家经典。该场所成为当时学术界的核心平台,吸引众多学者参与,强调对玄妙、深奥学问的崇尚。

  2. 唐代官办道教教育机构 唐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设立,初名“崇玄学”,天宝二年(743年)改称崇玄馆。其职能包括:

    • 隶属宗正寺,管理道教事务
    • 设置学士职位,教授《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经典
    • 作为科举考试中道教科目的教育机构

词义演变:该词从具体场所名称发展为兼具学术象征意义的词汇,既可指实体机构,也可隐喻高深学问聚集地。需注意区分具体历史语境下的指代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班班保赤变容残败成书麤略胆大包天帝师额赋棼橹和睦咶耳护花铃叫苦不迭胛子济馋都护解户羯膻浄侣惊心悼胆惊心骇目谨行九液考定苛捐杂税老外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轮王驴颓昧己瞒心猛孤停的蒙衣扪诊貊乡鼠壤凝闭凝目牛蓑攀藤附葛评弹岂巨麴引钱日记本肉好柔黄上辈生华厮挺撕咬四坐送终探使填抚调拨价格体看网络万乘显美小材小词惜墨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