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草名。亦稱“ 千裡及 ”、“ 千裡光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千裡及》﹝集解﹞引 蘇頌 曰:“千裡急,生 天臺山 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葉入服藥。又 筠州 有千裡光……蓋一物也。”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千裡急》:“問諸左右曰:‘吾鄉有草,可作傷色者,爾 泉 地雲何?’答曰:‘此名千裡急。’餘令取搗碎,别塗兩人如其處,少焉成黑,以示兩兵,兩兵愕然,遂得奸狀。”
“千裡急”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其解釋和相關信息如下:
“千裡急”是菊科植物千裡光的别稱,在古籍中也被稱為“千裡及”或“千裡光”。該名稱可能與其生長迅速或藥用效果廣泛有關。
古代曾利用其汁液顔色特性輔助司法審案,如塗抹皮膚可顯黑色痕迹,用于辨别真僞傷情。這一用途在《智囊補》中有詳細案例記載。
“千裡急”不僅是中藥典籍中的常見藥材,其獨特的植物特性與文化應用也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現代藥理研究或具體方劑,可參考《中華本草》等權威文獻。
《千裡急》是一個成語,形容行動迅速,速度快捷,可以瞬間跨越千裡的意思。
《千裡急》的部首是「千」,筆畫數為三。
「千」的部首是「十」,筆畫數為三。
《千裡急》一詞的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故事。據說,唐代有一位官員因為政務繁忙,需要馬上趕到千裡之外的地方,他騎着馬催促前進,最後成功在短時間内趕到目的地,因此有了「千裡急」這個成語。
該成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千裏急」。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代漢字中的「千」的寫法有多種。其中一種古代的寫法是「仟」,另一種為「阡」。
「裏」是古代對「裡」的寫法,它的原意是單位長度的計量,表示距離較遠。
他聽到火災的消息後,馬上乘飛機趕到,真是千裡急。
面對突發事件,我們要學會千裡急的精神,迅速做出決策并行動。
千山萬水、急轉直下、千鈞一發
近義詞:百裡挑一、急如星火
反義詞:緩行慢騰、徐行舒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