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縢功的意思、金縢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縢功的解釋

《書·金縢》:“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金縢》。” 孔穎達 疏:“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策書告神,請代 武王 死。事畢,納書於金縢之匱。”後因以“金縢功”為忠心事君之典。 三國 魏 曹植 《怨歌行》:“ 周公 佐 成王 ,金縢功不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縢功”一詞源自中國古代典籍《尚書·金縢》,原指周公旦為周王朝穩定政局、輔佐成王所建立的功績。《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以金匮封存的功勳”,特指因忠誠而受到曆史銘記的重大貢獻。該典故的核心情節載于《尚書·金縢》篇:周武王病重時,周公将願代兄赴死的禱文藏于金縢(金屬封緘的匣子),後成王啟匮得書,方知周公之忠。

從語義結構分析,“金縢”作為限定成分,既指保存重要文獻的金屬封匣,又隱喻功勳的珍貴性與曆史真實性;“功”則強調政治功績的實質内容。漢代經學家鄭玄注疏時指出:“金縢之匮,藏策之匮也”,說明該詞包含文獻保存與功績傳世的雙重意涵。

在曆代文獻中,“金縢功”多用于稱頌宰輔重臣的匡扶社稷之功,如《全唐文》載柳宗元《沛國漢原廟銘》即用此典贊蕭何功業。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該典故已成為中華文化中“忠貞不渝”的象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金縢功”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主要含義(源自《尚書》典故)

  1. 曆史典故
    出自《尚書·金縢》篇,記載周武王病重時,周公寫禱文祈求代武王而死,後将禱文封存于金屬匣(金縢)中。武王去世後,周公輔佐成王,因流言避禍,後成王開啟金縢匣得知真相,感念其忠心。
    因此,“金縢功”引申為忠心事君的典範,如三國曹植《怨歌行》中“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即用此典。

  2. 發音與結構

    • 拼音:jīn téng gōng(部分資料标注為jīn tóng gōng,但主流為“téng”)。
    • 詞源:“金縢”指金屬封緘的匣子,“功”指功績或事迹。

二、其他解釋(武術技法)

少數資料提到其為古代武術技法,指用金屬繩索束縛對手使其無法行動,後比喻使人束手無策的狀态。但此說法未見于經典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用法。


三、關聯詞彙

建議:若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優先采用《尚書》典故;若涉及武術或比喻,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确認。

别人正在浏覽...

邊限鼈拗并用部畫蠶崖查訪超群越輩觸感純陽巾存亡繼絕帶職殚绌丹穴鳥斷袖之寵妒忌泛僄逢兇奉真福壽綿綿附禺公安乖咈古黃谷雨萍河北梆子槐樹環周畫依晦芒虎視鷹瞵诘曲絕壁糠粃可操左券寇枿陵威麗正修書院輪栽米蘭披麻戴孝邳橋破軍破械慶拜窮憤蛩駏仁和如臯雉上不上,下不下邵父哨見射鬼箭殄滅銅钹通彙推擁托叉委知仙鼠曉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