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棄瑕録用的意思、棄瑕録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棄瑕録用的解釋

謂不計較缺點、過失而錄用人才。 三國 吳 陸瑁 《與暨豔書》:“夫聖人嘉善矜愚,忘過記功,以成美化。加今王業始建,将一大統,此乃 漢高 棄瑕録用之時也。”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録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 唐 陸贽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舍己從人,故能通天下之志;棄瑕録用,故能盡天下之才。” 清 蔣士铨 《桂林霜·閨誠》:“朝廷赦以不死,又復棄瑕録用,使之專閫。”亦作“ 棄瑕取用 ”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三國志·吳志·朱據傳》:“ 據 以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過,棄瑕取用,舉清厲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棄瑕錄用(qì xiá lù yòng)指不計較缺點過失而加以任用,強調包容人才缺陷的用人智慧。該成語蘊含中國古代政治哲學中的寬厚用人觀,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淵源及現代應用三方面解析: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原諒過失,量才任用”,核心在于對人才過失的寬宥與才能的重視。該釋義凸顯傳統文化中“瑕不掩瑜”的辯證思維。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7版),第543頁。

  2. 《古代漢語詞典》

    強調“瑕”指玉的斑點,喻缺點;“錄用”即選拔任用。整體體現“以德才為本,容人之短”的用人理念。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1021頁。


二、曆史淵源與典籍例證


三、現代應用與價值延伸

該成語今常用于企業管理、人才政策領域,倡導:


四、文化内涵

“棄瑕錄用”根植于儒家“君子用人如器”(《論語·子路》)的實用主義,與法家“赦小過,舉賢才”(《管子·形勢解》)思想交融,共同塑造了中國傳統“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倫理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棄瑕錄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ì xiá lù yòng,其核心含義是不計較人才過去的缺點或過失,給予任用機會。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曆史用例

  1. 三國時期:
    吳國陸瑁在《與暨豔書》中提到:“加今王業始建,将一大統,此乃漢高棄瑕錄用之時也。”
  2. 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寫道:“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
  3. 唐代:
    陸贽在奏疏中主張“舍己從人,棄瑕錄用”,以盡天下之才。

三、用法與場景


四、近義詞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後漢書》《文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百凡待舉背棄變則不尋思草法遲疑不定椎殺楚羨單色光蠹損封關革辛公事公辦桂玉之地河泥鶴澤禍邸火力節樓疾枯莖英擊壤鼓腹狂禅老書連聚連史廉頑立懦箓圖磨昬抉聩南狩泥沙片兒湯披心骞舞忍苦耐勞軟亸攝代沈迹射圃手戟授首睡眠順合書帕本樹塞門孫女所已素榮醰醲挑力吐決外壝往者無記物像蝦蟇精陷敗下齊下尊晞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