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州 之土。謂五谷成長的土地。《淮南子·墬形訓》:“東南 神州 曰農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 高誘 注:“滔,大也。七月建申,五穀成大,故曰滔土也。”
“滔土”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滔土”指古代“戎州”所對應的土地,特指適宜五谷生長、物産豐饒的區域。《淮南子·墬形訓》記載:“西南戎州曰滔土”,東漢學者高誘注釋為:“七月建申,五穀成大,故曰滔土也”,說明該地因農作物在農曆七月(對應申月)成熟而得名。
“滔”字本義為水勢浩大(如“滔滔江水”),但在“滔土”中引申為“繁盛、廣闊”之意,形容土地肥沃、物産豐富。《說文解字》中“滔”亦有“廣遠”之義,如“滔窕(廣遠不着邊際)”一詞可佐證其引申用法。
“戎州”屬于古代九州體系中的西南方位,但具體範圍尚無明确考證。結合《淮南子》将“滔土”與“神州農土”“次州沃土”并列的描述,可知這是古人以農業生産特征對地域進行的命名分類。
注:更多文獻細節可參考《淮南子》原文及漢典等古籍釋義平台。
《滔土》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水流洶湧,土地翻滾的樣子。這個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滔和土。
滔(tāo)是一個形聲字,由左邊的水部和右邊的舀部組成。水是指水流,舀表示水的流動聲音,因此滔表示水流洶湧的樣子。
土(tǔ)是一個筆畫數較少的字,它的構造非常簡單,隻由土字旁組成。在漢字中,土表示土地、土壤等。
所以,《滔土》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指水流洶湧,土地翻滾的景象。
《滔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滔土。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滔土》的古體字将滔字的水部換為了水字旁,滔變為流。土字也有一些變化,将上半部分的一橫變為兩橫,下半部分的三點也會有不同的寫法。所以,古時候寫作流土或者流。
1. 暴雨過後,河水滔土一片。
2. 地震時,土石滔土,山體崩塌。
3. 她的眼淚像滔土的江水,情緒激動。
滔滔:形容水流的聲音。
滔天:形容不可阻擋或威勢極大。
滔滔不絕:形容說話連綿不斷。
近義詞:滾滾、奔瀉、澎湃
反義詞:平靜、沉寂、停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