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玉的意思、尺玉的詳細解釋
尺玉的解釋
直徑一尺的寶玉。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貴的東西。語本《尹文子·大道上》:“ 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寶玉徑尺,弗知其玉也。” 三國 魏 曹植 《望恩表》:“臣聞寒者不貪尺玉,而思短褐;饑者不願千金,而美一餐。”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故知假人延譽,重於連城;借人羽毛,榮於尺玉。”
詞語分解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 玉的解釋 玉 ù 石頭的一種,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磚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貴的,敬辭: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稱别人的
網絡擴展解釋
“尺玉”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直徑一尺的寶玉,常用來比喻大而珍貴的事物或才華出衆的人。
二、詳細解析
-
字面構成
“尺”是長度單位,“玉”指珍貴的美石,組合後字面意為“一尺長的玉石”,強調其稀有性。
-
引申含義
比喻珍貴難得的人或物,如形容才華橫溢者(如“尺玉之才”),或代指價值連城的珍寶。
-
典故出處
- 源自《尹文子·大道上》記載的“魏田父得徑尺寶玉而不識”的故事。
- 三國曹植《望恩表》中“寒者不貪尺玉”進一步引申為對珍貴之物的取舍。
三、使用場景
- 文學修辭:常見于古典詩文,如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中“榮於尺玉”。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強調事物的珍貴性或人的卓越才能。
四、例句參考
“金風玉露閣……千尺玉帶,宛似流銀。”(出自的文言化描述,體現“尺玉”的比喻用法)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引用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玉(chǐ y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尺(chǐ)和玉(yù)。
尺(chǐ)是一個四筆字,它的部首是屍,意思是衡量長度的工具。玉(yù)是一個五筆字,它的部首是玉,意思是一種美麗、珍貴的石頭。
尺玉(chǐ yù)一詞的來源和曆史并不完全清楚。有些文獻認為它是古代用來形容美麗寶玉的一種比喻,也有說法認為它是古代文人用來描述人美麗如玉的一個詞語。
尺玉(chǐ y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目前沒有找到尺玉在古代的具體寫法。
以下是尺玉(chǐ yù)的一個例句:“她的美麗如尺玉,令人難以忘懷。”
尺玉(chǐ yù)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玉尺”(yù chǐ)來形容帶有美麗的尺子,或者“詩玉”(shī yù)來形容一篇美麗的詩歌。
尺玉(chǐ yù)的近義詞可以是“寶玉”(bǎo yù),意思也是美麗如玉的人或事物。
尺玉(chǐ yù)的反義詞可以是“粗糙”(cū cāo),意思是與玉質對立的,形容不光滑或不美麗的事物。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