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薄的意思、靡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薄的解釋

(1).謂人心不古,風俗澆薄。《漢書·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悼王道之不昭。” 顔師古 注:“靡,散也;薄,輕也。” 漢 王充 《論衡·非韓》:“以為世衰事變,民心靡薄,故作法術,專意於刑也。”

(2).侈靡輕薄。 明 文徵明 《正始堂記》:“然而人繁物阜,浸入靡薄,懼不可以訓,乃作 正始 之堂,所以示肅中閨,而式于百度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衰敗淺薄

    指社會風氣或道德趨向浮華輕淺的狀态。如《漢語大詞典》釋義為“謂風氣衰敗,人情淡薄”,多用于描述世風日下的社會現象。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

  2. 逐漸消散

    含“逐漸消減、趨于微弱”之意,常見于描述事物由盛轉衰的過程。如《古代漢語虛詞詞典》釋其引申義為“漸次衰微”。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

二、用法與語境

三、權威參考依據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釋“靡”為“散、潰”,“薄”為“輕、弱”,組合後引申為“社會風氣的渙散與脆弱”。

    來源: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2. 《辭源》修訂本

    标注其屬中古詞彙,多見于漢魏至唐宋文獻,常用于批判浮華世态。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

(注:因古籍釋義無直接線上鍊接,來源标注采用紙質權威辭書信息以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靡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í báo(注音:ㄇㄧˊ ㄅㄠˊ),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人心不古,風俗澆薄
    指社會風氣或人心趨向浮薄、不淳樸。例如:

    • 《漢書·董仲舒傳》提到“愍世俗之靡薄”,顔師古注解“靡”為“散”,“薄”為“輕”,即社會道德渙散、輕浮。
    • 王充《論衡·非韓》中認為“民心靡薄”是世道衰敗的表現。
  2. 侈靡輕薄
    形容生活奢侈、行為輕佻。例如明代文徵明《正始堂記》用“靡薄”批評當時社會“人繁物阜”卻風氣奢靡,需以“正始”規範行為。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漢書》《論衡》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礙難罷北不勝衣長興島塵下吃重抽筋出題錯車戴高帽兒電信局叮當響頓壯二號人物豐泰風言俏語奉帚紛呶扶老怪響詭滑駭政含思河浒赫拉皇帝之寶還珠徽美晦冥昏頑夾擁濟川節下疾疠京京九鼎不足為重九三鼎阚虓辚輑六夷闾室麥面齧折畔亂辟駁前半晌遣詞立意嶔崎磊落丘封銳不可當是非渦詩禮傳家石棉授經手無縛雞之力衰瘁他媽媽田時停轸西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