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脫衣露肩。 唐 薛能 《柘枝詞》之三:“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
(2).方言。指挑擔或擡轎者滑脫扁擔或轎杠。
(3).方言。卸掉責任。
“脫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衣服滑落或故意露出肩膀的動作。例如唐代詩人薛能在《柘枝詞》中寫道:“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現代也用于形容露肩服飾,如“時髦女孩穿着脫肩的衣裳”。
在方言中,特指挑擔、擡轎時因失誤導緻扁擔或轎杠滑落的情景。例如:“挑夫脫肩後,貨物散落一地。”。
方言中還可比喻擺脫職責或負擔。例如:“他完成項目後終于脫肩,如釋重負。”。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方言用法及現代語境。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脫肩是一個詞語,意思是肩膀上的物品或者衣物滑落或者脫離。
拆分部首和筆畫:脫(左腳+出):12畫;肩(月+肉):10畫。
來源:這個詞語的起源是比較明顯的,由“脫”和“肩”兩個詞組合而成。
繁體:脫肩(注:繁體字隻是字形上的差異,并且在簡體中通常仍能夠被理解)。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脫肩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基本上是由字符“脫”和“肩”組合而成的。
例句:1. 梅子脫肩落地,發出了一聲清脆的聲音。
2. 她沒系好背帶,導緻書包脫肩了。
組詞:脫離、脫落、脫鞋、肩膀、肩并肩等。
近義詞:滑下、掉下、滑落、脫離等。
反義詞:固定、系好、牢固、貼緊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