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裡宰的意思、百裡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裡宰的解釋

見“ 百裡君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裡宰是漢語中對古代縣令的雅稱,源自其管轄地域範圍及職責特性,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以下從詞義、曆史背景及文化意象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字義分解

    • 百裡:指縣域範圍。古代一縣轄地約方圓百裡(“百”為概數),如《漢書·百官公卿表》載:“縣大率方百裡”。
    • 宰:本義為主持、治理(《說文解字》:“宰,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引申為地方長官,如“宰相”“邑宰”。

      合稱“百裡宰”,即統領百裡之地的行政長官。

  2. 官職對應

    特指縣令(或知縣),始見于周代縣制,秦漢後成為縣級行政主官的固定代稱。《後漢書·循吏傳》載縣令職責為“掌治民、顯善勸義、禁奸罰惡”。


二、曆史制度背景


三、文化意象與文學引用

  1. 清廉勤政的象征

    如《詩經·甘棠》歌頌召伯巡行聽政于甘棠樹下,後世以“棠蔭”喻縣令德政,“百裡宰”遂成父母官代稱。

  2. 詩詞中的意象

    王維《贈房盧氏琯》詩雲:“将從海嶽居,守靜解天刑……百裡人父母,三考集功成”,以“百裡”暗指縣令之責。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釋“百裡”為“一縣所轄之地”,“宰”為“官吏通稱”。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考“宰”字源流。
  3. 《漢書·百官公卿表》,班固,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通典·職官典》,杜佑,中華書局,1988年:詳述縣令職能演變。
  5. 《全唐詩》,王維卷,中華書局,1960年。

(注:因古籍原版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文獻标準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百裡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百裡宰”是“百裡君”的别稱,指代古代縣令。該詞源自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縣令管轄範圍約為“百裡之地”而得名。


二、詞源與用法

  1. 詞義演變

    • “百裡”象征縣域範圍(約方圓百裡),《禮記》有“縣成方百裡”的記載。
    • “宰”指主管、治理,如《周禮》中“宰,主也”,後引申為地方長官的稱謂。
  2. 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作品中常見此詞,如:

    • 李白《贈張公洲革處士》:“遠辭百裡君”;
    • 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皆為百裡宰”。

三、相關詞語


四、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代職官文化詞彙,現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時可能遇到。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刺牓樣堡壘鼻斲布帻操觚長主谄僞唇焦口燥存正大連市大司徒電磁振蕩鬥君頓辔遁世法币怪麗管道系統光浄過來人憨态可掬酣醺謊勢扈簿甲舘交徧稼政赍盜食金谷妓酒魄钜禮狼跋婪贓邏杯賣官鬻獄馬牙香瞑士目光如電鵬噣牽扯清結頃克親生子女日體榮落散棊繕修蛇窦首尾相應私獨縮屋稱貞陶令缇彀圖論枉曲王相畏避杌子枭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