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饷司的意思、饷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饷司的解釋

掌管軍糧的部門。 宋 文天祥 《禦試策一道》:“問之餉司,餉司無財,自歲币銀絹外,未聞有畫一策為軍食計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饷司是明代專設的財政官職,全稱為“督饷部司”或“饷部司”,主要負責監管、調度與軍需物資(尤指糧饷)相關的財政事務。其核心職能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字源構成

    “饷”指軍糧、糧饷;“司”意為管理、職掌機構。合稱即“掌管糧饷的官署或官員”。

  2. 職能範疇

    專責漕糧轉運、軍饷發放、軍需物資調配,并監督地方錢糧征收,确保軍隊後勤供應。常見于邊防重鎮或軍事要地,如遼東、薊州等地。

  3. 行政屬性

    屬中央(戶部)派駐地方的臨時性機構,職權介于戶部與地方布政使司之間,兼具審計與執行職能。


二、曆史背景與制度依據

明代中後期因邊患加劇(如遼東戰事),傳統財政體系難以支撐龐大軍需。為提升效率,朝廷在戰區臨時設立“饷司”,由戶部直接委派專員(如“督饷侍郎”)統籌地方錢糧,避免層級審批延誤軍機。

來源:


三、權威典籍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明代管理軍饷的機構或官員。”強調其軍事財政屬性。

  2. 《中國曆史大辭典·明史卷》

    補充:“嘉靖後增設于九邊,統轄糧饷籌措、轉運及收支稽查。”


四、同義詞與關聯概念


參考文獻

  1. 張廷玉等. 《明史》. 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張學顔. 《萬曆會計錄》. 明代財政檔案彙編.
  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4. 中國曆史大辭典編委會. 《中國曆史大辭典·明史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饷司”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時期和語境中有所演變,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饷司指掌管軍糧供給的官方部門,主要用于宋、清等朝代。該詞由“饷”(軍糧或薪金)和“司”(管理機構)組成,字面含義即“管理軍糧的機構”。


二、曆史演變與職能

  1. 宋代
    南宋時期,饷司是總領所的别稱,負責統籌軍隊糧饷。據宋文天祥《禦試策一道》記載:“問之餉司,餉司無財……”,可見其職能與軍需財政直接相關。

  2. 清代
    清末在度支部(財政部)下設饷司,職責擴展為審核全國陸海軍、駐防軍隊的糧饷發放,并涉及長江水師、綠營等後勤保障。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到“饷司”為成語,表示“行賄貪官”。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主流觀點仍以“軍糧管理部門”為核心釋義。


四、文獻例證


“饷司”主要指曆史上的軍糧管理機構,具體職能因朝代而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清史稿》等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冰川地貌冰川學冰凘賓實不服陳景潤伧頭催化裂化锉斬的士凍天行妒疾颿風符牌夫人城赓即官銜牌規畫鴻略荒雞灰壤獲兔烹狗簡暢見習生藉藉京江靜境勁武積薪厝火句投刻急昆從馬車麻辭茂盛平複帖膍胵千變棄厭七月半缺缺曲水榮貫入超善貸生扢紮身勢學十二分星水坑屬慮四支送斷讨吃棍天食投戈土木工程危檻無聲琴瞎說白道謝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