絺绤的意思、絺绤的詳細解釋
絺绤的解釋
葛布的統稱。葛之細者曰絺,粗者曰綌。引申為葛服。《周禮·地官·掌葛》:“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 唐 李白 《黃葛篇》:“閨人費素手,採緝作絺綌,縫為絶國衣,遠寄 日南 客。”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五書》:“譬淩寒而衣絺綌,當涉川而策高車,納侮招尤,莫此為甚。”
詞語分解
- 絺的解釋 絺 ī 細葛布。 細葛布做的衣服。 古邑名,中國春秋時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南。 姓。 絺 ǐ 刺繡。 喻修飾文詞。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 绤的解釋 绤 (綌) ì 粗葛布。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絺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具體含義如下:
1.絺(chī)
指細葛布,即用葛的纖維織成的精細布料。葛是一種植物,其莖皮纖維可紡織為布,質地輕薄透氣,常用于制作夏季衣物。《詩經·周南·葛覃》中便有“為絺為绤”的描述。
2.绤(xì)
指粗葛布,與“絺”相對,是較粗糙的葛布,常用于日常或勞動時的衣物。兩者常并稱,代指不同粗細的葛布制品,如《禮記·曲禮》提到“袗絺绤”指夏季穿的葛布單衣。
3.合義
“絺绤”合用泛指葛布類織物,體現了古代對布料精細度的區分。葛布因透氣涼爽,是古代重要的夏季衣料,常見于先秦文獻。
發音與使用
- 發音:絺(chī)、绤(xì)。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主要用于古籍或研究古代服飾、紡織的語境。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紡織工藝或相關文獻出處,可參考《詩經》《禮記》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絺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精細而美麗的絲織品。它的拆分部首是糸 (mì, 繩子) 和糵(rectification, 縫紉線) ,總共有13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不詳。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綦绤。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會将绤寫作纁。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這件衣服的面料是由絺绤織成的。
2. 她的圍巾上繡着美麗的絺绤花紋。
與《絺绤》相關的組詞包括:
1. 絺織 (chī zhī):指進行織造工藝。
2. 絺褲 (chī kù):指用絺绤制成的褲子。
與《絺绤》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細膩 (xì nì):形容物品質地細緻,紋理精美。
相反地,與《絺绤》意思相反的詞語是:
1. 粗糙 (cū cāo):指物品表面不光滑,質地粗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