骀浩的意思、骀浩的詳細解釋
骀浩的解釋
猶浩蕩。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惟丹宸靜攝,洪恩駘浩,弄風南霖雨時調,居辰北衆星環照。”
詞語分解
- 骀的解釋 骀 (駘) á 劣馬,亦喻庸才:驽骀。羸骀。 馬銜脫落:“馬骀其銜,四牡橫奔”。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浩的解釋 浩 à 水大,引申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蕩。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氣(盛大剛直之氣)。浩如煙海。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骀浩”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基本釋義
“骀浩”意為“浩蕩”,形容廣闊無邊的狀态或氣勢。其中:
- 骀(dài):本義為“劣馬”,引申為“放蕩、舒緩”之意,如“春風骀蕩”;
- 浩(hào):指“盛大、廣博”,如“浩瀚”“浩繁”。
-
語境延伸
該詞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象或抽象概念的宏大,如明代陳汝元《金蓮記·射策》中“洪恩骀浩”一句,即以“骀浩”形容恩澤的浩蕩廣布。
-
使用特點
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學創作。
參考資料
- 權威來源(漢典)明确标注其釋義為“浩蕩”;
- 其他網頁補充了單字解析及古文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骀浩 (dài hào) 是一個漢字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骀 (dài) 部首:馬 (mǎ) 8畫
- 浩 (hào) 部首:水 (shuǐ) 10畫
來源:
- "骀" 這個字有來源于《莊子·天運》一書。是指馬頭大、耳大、皮緊質硬,力大、跑的快的一種馬。所以引申為形容人物雄壯威猛的意思。
- "浩" 這個字的來源不一定明确,但它是一個具有積極向上、廣大、遼闊的意義。
繁體:
- 騃浩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 骀:䒄
- 浩:鈚
例句:
1. 他長相骀浩,才華出衆。
2. 這片草原的寬闊讓人感受到浩渺的胸懷。
組詞:
- 浩大 (hào dà):廣大、遼闊的意思。
- 浩蕩 (hào dàng):形容聲音、氣勢等豪放、宏偉。
- 浩瀚 (hào hàn):形容廣大無邊。
- 骀背 (dài bèi):馬的背部。
近義詞:
雄壯、威武、龐大
反義詞:
狹小、微小、矮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