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揚的意思、抽揚的詳細解釋
抽揚的解釋
猶表揚。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褒采一介,抽揚小善。”《陳書·世祖紀》:“每有一言入聽,片善可求,何嘗不褒奬抽揚。”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得一善,力抽揚之,惟恐不及。”
詞語分解
- 抽的解釋 抽 ō 把中間的取出:把信抽出。 從事物中提出一部分:抽籤。抽調(刼 )。抽查。抽頭。抽薪止沸。 吸:抽煙。抽水。抽泣。抽咽。 概括:抽象。抽演。 減縮:抽縮。 引出,長出:抽青。抽芽。抽穗。抽紗。
- 揚的解釋 揚 (揚) á 簸動,向上播散:揚水。揚場(俷 )。揚湯止沸。 高舉,向上:揚手。揚帆。趾高氣揚。揚眉吐氣。 在空中飄動:飄揚。 稱頌,傳播:揚言。揚威。頌揚。揚棄。揚名。 姓。 抑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抽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表揚、褒獎,尤其指對細微善行的肯定。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抽揚”指通過言辭或行動對他人優點、善舉進行表彰,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抽揚小善”即強調對微小善行的贊揚。
-
構詞分析
- 抽:本義為“提取”,此處引申為“發掘、展現”。
- 揚:意為“宣揚、傳揚”。
二字結合,表達“發掘優點并加以宣揚”的遞進含義。
二、文獻用例
- 南朝齊·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中“褒采一介,抽揚小善”,指對身份低微者的善行給予褒獎。
- 《陳書·世祖紀》
記載帝王對臣民“片善可求,何嘗不褒獎抽揚”,體現統治者對美德的重視。
- 清代王晫
《今世說·德行》提到“得一善,力抽揚之”,強調主動且不遺餘力地表彰善舉。
三、使用特點
- 對象:多用于對身份較低者或微小善行的贊揚,含鼓勵之意。
- 語境:常見于古代公文、書信及德行類記述,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陳書》《今世說》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抽揚(chōu yáng)這個詞是一個動詞,具有多個含義。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抽揚的拆分部首是扌,總共包含了10個筆畫。
來源:抽揚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道》一書中,意為"拔取美好之物"。在現代漢語中,抽揚的義項更為豐富,包括了"品評、贊美"、"理順、整理"和"挑選、選拔"等含義。
繁體:抽揚的繁體字為"抽揚"。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抽揚的寫法可能有所變異,畢竟漢字的演變曆程很長。但總體來說,它的形狀并不會有太大變化。
例句:以下是一些使用抽揚的例句:
1. 他經常抽揚一些優秀的學生作為榜樣。
2. 這位藝術家的畫作抽揚了大自然的美麗。
3. 我們需要抽揚一些精華,去掉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組詞:一些與抽揚相關的詞彙包括:
1. 抽選(chōu xuǎn)
2. 抽取(chōu qǔ)
3. 贊揚(zàn yáng)
近義詞:與抽揚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褒揚(bāo yáng)
2. 頌揚(sòng yáng)
反義詞:與抽揚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批評(pī píng)
2. 貶低(biǎn dī)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