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麝香的墨。後泛指名貴的香墨。 唐 王勃 《秋日餞别序》:“研精麝墨,運思龍章。” 蔣清翊 注引《初學記》:“ 韋伯将 《墨方》曰:合墨法,以真珠一兩,麝香半兩,皆擣細,後都合下鐵臼中,擣三萬杵,杵多愈益,不得過二月、九月。” 元 張弘範 《墨竹》詩:“麝墨芸香小玉叢,澹煙橫月翠玲瓏。” 元 馬祖常 《禮部合化堂前後栽小松》詩之二:“微風吹幾帷,硯池麝墨香。”
“麝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定義
麝墨指含有麝香的墨,因麝香珍貴且墨質濃烈,被視為名貴的香墨。古代制墨時會加入麝香、珍珠等材料,如唐代《墨方》記載的配方:“真珠一兩,麝香半兩”(《初學記》引文)。
引申與比喻
在文學中,麝墨常象征文采斐然或書法精湛。例如王勃《秋日餞别序》中“研精麝墨,運思龍章”,即以麝墨暗喻文章構思精妙;元代張弘範《墨竹》詩中的“麝墨芸香小玉叢”也借麝墨烘托藝術意境。
文化意涵
因其材質珍貴,麝墨被賦予高雅、卓越的意象,多用于贊譽詩詞、書畫作品的高超水準。現代語境中,該詞也可泛指優質墨迹或傑出創作。
麝墨既是一種具體的高檔墨品,也是中華文化中藝術與才華的象征符號。
《麝墨》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shè mò。它指的是麝香。麝香是一種珍貴的香料,具有濃郁的香氣,在古代被廣泛用作藥物、香水和文房四寶之一的墨汁。
《麝墨》的部首是鹿(12畫)和土(3畫),總共擁有15個筆畫。
《麝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如《漢書·地理志》中有“代黦麝墨出武陵”之述。麝墨一詞也多次出現在古代詩詞、文學作品中。
《麝墨》的繁體字為「麝墨」,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有所不同,包括筆畫的書寫方式和部分字形。關于《麝墨》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存在變化,但其基本的構成和意思沒有改變。
1. 他買了一瓶麝墨,用來書寫自己的詩詞作品。
2. 這幅字畫用上了最上等的麝墨,墨色濃郁,氣韻生動。
1. 麝香:指獨特的一種香氣。
2. 麝害:指因為麝的散發出的強烈香味而引發的反感或不舒適。
3. 麝肪:指麝腺中所積聚的脂肪。
1. 麝香:指與麝墨同樣來自麝的香料。
2. 麝脂:指麝體内脂肪的沉積。
1. 墨水:指普通墨汁,與麝墨相對。
2. 無墨:指沒有墨汁可用,與麝墨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