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疇咨的意思、疇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疇咨的解釋

亦作“ 疇諮 ”。《書·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 孔 傳:“疇,誰;庸,用也。誰能鹹熙庶績,順是事者,将登用之。”後以“疇咨”為訪問、訪求之意。《漢書·武帝紀贊》:“ 孝武 初立……遂疇咨海内,舉其俊茂,與之立功。”《晉書·司馬虓傳》:“若朝之大事,廢興損益,每輒疇諮。” 唐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詩:“天子方在宥,朝廷張四維。料君能獻可,努力副疇咨。”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沖聖當陽,疇咨 方 召 ,東南再造,悉畀元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疇咨”是漢語中的古典複合詞,最早見于《尚書》,其核心含義為“廣泛征詢、訪求”。從構詞法分析,“疇”原指已耕作的田地,引申為同類、類别;“咨”表示詢問、商議,二者結合後衍生出系統性尋求意見或人才的意義。

從文獻用例看,《尚書·堯典》記載:“疇咨若時登庸”,指堯帝廣泛征詢選拔賢能之士,體現了古代政治中的民主議事傳統。漢代《說文解字》将“疇”釋為“耕治之田”,暗示其包含秩序性;“咨”在《爾雅》中注解為“謀事曰咨”,強調決策前的商議過程。後世如《後漢書·崔骃傳》“疇咨熙載”的用法,則特指向朝廷薦舉人才。

該詞的語義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先秦時期側重人才選拔,如《孟子》中“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臯陶為己憂”的實踐延伸;漢唐時期擴展至政策咨詢,如《漢書·文帝紀》載“疇咨海内,舉其俊茂”;宋明以後逐漸轉為書面雅語,現代多用于學術文獻引述古代制度。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疇咨”釋義為“訪問、訪求”,特别強調其應用于重大事務咨詢的語境特征。王力《古代漢語》教材中将其歸入“政事類”複音詞,指出其反映了中國古代“詢于刍荛”的治理智慧。現代研究顯示,該詞在甲骨文中已具雛形,“疇”的田畝意象與“咨”的言語行為共同構成了“有序征詢”的語義場。

網絡擴展解釋

“疇咨”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1. 詞源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堯典》,原文為:“帝曰:‘疇咨若時登庸。’”其中“疇”意為“誰”,“咨”意為“詢問”或“訪求”,整句指堯帝詢問誰能順應時勢被任用。後演變為“訪求、征詢意見”之意。

  2. 字義分解

    • 疇:本義為疆域、領域,引申為範圍或對象。
    • 咨:指咨詢、請教,強調主動征求建議。

二、詳細解釋

三、近義詞與用法示例

四、權威性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尚書》《漢書》《晉書》等古籍記載,以及現代詞典的釋義(如漢典、滬江詞典)。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班師回俯邊酋碧琉璃不安不登大雅之堂成龍配套除掉鬥方名士獨處愁獨有千古法赙法歌犯不上乏食符葆高程根據地罐車漸寖簡能而任交番仗角巾東路解除濟急極貌經濟之才跨步勞課梁山吟聊齋志異羅酆山鹿裘滿嘴蜜劑墨封墓阙内老闆女神騯騯品裁頗甚虔娃峭刻翹首跂踵起牀氣羸傾陂任過鋭上乳香賞析深刻四海昇平索郎陶化調朱弄粉土遁推敚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