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頗甚的意思、頗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頗甚的解釋

猶甚極。 唐 杜甫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詩:“ 湯 年旱頗甚,今日醉絃歌。”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鄭雲逵 與 王彥伯 鄰居,嘗有客來求醫,誤造 雲逵 門, 雲逵 知之,延入與診候曰:‘熱風頗甚。’” 宋 蘇舜欽 《火疏》:“陛下即位,未及十年,數歲連遭水澇,雖徵賦鹹入,而百姓頗甚困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頗甚”是一個古漢語中常見的程度副詞短語,用于表示程度之深,相當于現代漢語的“非常”、“極其”、“甚為”。其含義可以從其構成和用法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 構成與字義解析

  1. “頗” (pō):

    • 本義: 頭偏。《說文解字》:“頗,頭偏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偏之稱。”
    • 引申義: 表示程度較高,相當于“很”、“相當”、“甚”。這是“頗甚”一詞中“頗”的主要含義。例如: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于是文侯以為将,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将,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此處“廉平”雖未直接接“頗”,但“盡能得士心”體現了很高的程度,可類比“頗”的用法)。
    • 在“頗甚”中,“頗”已弱化了“偏”的本義,主要承擔表示“甚、很”的程度副詞功能。
  2. “甚” (shèn):

    • 本義: 異常安樂。《說文解字》:“甚,尤安樂也。從甘,從匹耦也。”徐锴系傳:“甘,嗜也;匹,耦也。深嗜之,是尤安樂也。”
    • 引申義: 表示程度極深,相當于“很”、“極”、“非常”。這是“甚”最常用的含義。例如:
      • 《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孔子感歎自己衰老得厲害)。
    • 在“頗甚”中,“甚”是其核心,表示極高的程度。

二、 “頗甚”的含義與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頗甚”是一個文言詞彙,由“頗”和“甚”兩個程度副詞組成,表示“非常、極其”的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頗”的含義
    “頗”在古漢語中既可表示“偏頗”(如“偏頗”),也可作副詞表示“相當、很”。例如“頗為得體”即“非常恰當”。

  2. “甚”的含義
    “甚”表示程度深,相當于“極、很”,如“甚好”“甚快”。

  3. 組合後的“頗甚”
    二字連用強調程度極高,可譯為“極其”“非常”,如“熱風頗甚”即“熱風非常猛烈”。


二、用法與示例

  1. 古代詩文中的用例

    • 杜甫《白水明府舅宅喜雨》:“湯年旱頗甚,今日醉弦歌。”(形容旱災極其嚴重)
    • 李肇《唐國史補》:“熱風頗甚”(描述天氣酷熱)。
  2. 現代適用性
    該詞多用于文言或仿古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借以增強表達的古雅感。


三、相關辨析


四、總結

“頗甚”是文言中表示極高程度的複合副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強度。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杜甫、李肇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耨多羅半部論語鞭箠貶放比勒陀利亞澄雪齒決辍職大任遞補鹗心鹂舌風奔蜂糖功載紅船紅黴素黃面翁穢墟揀拔勦取羁遲急急如律令酒糾軍伍扛長工考信勞劬兩合公司黧貌緑字毛鸷梅首鳴杼内廉千古一律氣母寝關曝纩奇弄任人若留盛道聖覺勝人一籌深造世濟其美使人樹熟兒嗣襲素卷素着太行山堂房騰地鐵蓦生頹坼妄見琬圭吾曹祥氛憲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