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綢缪帷幄的意思、綢缪帷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綢缪帷幄的解釋

猶運籌帷幄。謂在軍營帳幕之中謀劃軍國大事。《陳書·世祖紀》:“或宣哲協規,綢繆帷幄;或披荊汗馬,終始勤劬;莫不罄誠悉力,屯泰以之。”《北齊書·孫搴陳元康等傳論》:“ 元康 以智能才幹,委質霸朝,綢繆帷幄,任寄為重。”亦作“ 綢繆帷帳 ”。 唐 陸贽 《論裴延齡奸蠹書》:“夙蒙眷知,唯在誠直;綢繆帳扆,一紀于茲。”《舊唐書·長孫無忌傳》:“或材推棟梁,謀猷經遠,綢繆帷帳,經綸霸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綢缪帷幄”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在行動前進行周密的籌劃和準備,尤其強調在關鍵場合或重大事務中提前布局。該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豳風·鸱鸮》中的“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缪牖戶”,原指鳥類在未下雨時修繕巢穴,後經演變與“帷幄”(古代軍帳)結合,引申為在幕後細緻謀劃。

從字面解析,“綢缪”意為緊密纏繞、修繕加固,比喻事前細緻準備;“帷幄”指古代将領指揮作戰的帳幕,代指決策核心。二者組合後,既包含“防患未然”的預見性,又凸顯“戰略部署”的全局觀,例如《宋史·田錫傳》中“錫上疏曰:‘疆埸之患,必在預防;廟堂之謀,貴于綢缪’”,即強調國家事務需提前規劃。

現代語境中,該成語多用于描述政府、企業或團隊在複雜環境下制定系統性策略的場景。例如《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于帳幕中謀劃,指運籌決策”(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而《中華成語大辭典》進一步說明其“側重體現未雨綢缪與統籌安排的雙重特性”(中華書局,2018年修訂版)。需注意的是,其與“運籌帷幄”存在細微差異:前者強調“防患與籌備”,後者更重“實時指揮與應變”。

網絡擴展解釋

“綢缪帷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chóu móu wéi wò,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指在軍營帳幕中謀劃軍國大事,強調提前籌劃、周密部署。其中:

2.出處與用例

3.語法與用法

4.特點與地位

5.擴展對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陳書》《北齊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平塝田本用兵旗必然王國璧謝跸禦弊子勃壤不聊廁列攙逐楮先生鄧通山訪舟豐上兌下負河撫視改色幹傺高猷管兒慣用語扢抖抖洪桃殲奪健忘緘制交顔借單,借單兒敬畏決放君主國刻舟求劍廉深寥豁冽風羅馬字鹿走蘇台曼姬錨機目的物弄孫竊弄耆舊窮士秋孟神蓋識悟首尾兩端水澤私錢榻位萎悴五英霞徑橡果小丫遐算謝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