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孫的意思、弄孫的詳細解釋
弄孫的解釋
逗玩孫兒。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後趙·石虎》:“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宋 戴敏 《鄭公家》詩:“弄孫時擲果,留客旋煎茶。”《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這等説,你我跟前就要弄孫了。有趣!有趣!”參見“ 含飴弄孫 ”。
詞語分解
- 弄的解釋 弄 ò 玩耍,把玩:擺弄。玩弄。弄臣(帝王所親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兒。戲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紡錘,古代把它給女孩子玩,意為生女兒)。弄璋(“璋”是一種玉器,古代把它給男孩子玩。意為生兒子)。 做,
- 孫的解釋 孫 (孫) ū 兒子的兒子:孫子。孫女。 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外孫。侄孫(侄兒的子女)。 孫子以後的各代:曾(卬 )孫(孫子的子女)。玄孫(曾孫的子女)。子孫(兒子和孫子,泛指後代)。王孫(貴族的子孫後
網絡擴展解釋
“弄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 發音:nòng sūn()
- 核心含義:指老年人逗弄、陪伴孫子(或外孫)玩耍,享受家庭天倫之樂。
詳細釋義
-
詞源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後趙·石虎》中的“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意為“整日抱着孩子、逗弄孫兒為樂”。後常用于描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閑適與幸福,如宋代戴敏《鄭公家》詩中的“弄孫時擲果,留客旋煎茶”。
-
文化内涵
成語“含饴弄孫”(出自《東觀漢記》)與之關聯,指老年人含糖哄孫子的悠閑生活,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尊老愛幼、家庭和諧的價值觀。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表達對晚年安樂的向往。例如《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提到“你我跟前就要弄孫了”,凸顯家庭代際溫情。
例句參考
- 名人老了寫回憶錄,凡人老了含饴弄孫。(民諺)
- 爺爺奶奶弄孫樂,子孫孝順繞膝前。(春節詩句)
“弄孫”不僅是一個動作描述,更承載着中國家庭倫理中對親情延續和晚年幸福的期許。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語詞典》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弄孫(nòng sūn)一詞常用于描述祖父或祖母撫玩幼子,或幼子與祖父母之間的親密互動。這一詞語通常帶有親昵和喜愛的情感,表達了長輩對後代的關懷和疼愛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弄(nòng):弓(gōng)+ 即(jí),共3畫;
孫(sūn):子(zǐ)+允(yǔn),共4畫。
來源:
“弄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社會。在那個時候,孩子的成長通常是由祖輩來承擔,祖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祖父母以深情厚意地陪伴孫輩,親手照顧他們的成長。因此,古人将這種行為稱為“弄孫”。
繁體:
在繁體字中,“弄孫”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弄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弄孫”的寫法為「弄孫」。隨着時代的變遷,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也不斷演變。
例句:
1. 祖父每天都喜歡弄孫,和孩子玩在一起。
2. 奶奶總是笑盈盈地弄孫,溫情脈脈的場面令人感動。
組詞:
1. 弄孫兒:撫玩、疼愛孫輩;
2. 親弄孫:親自與孫輩互動;
3. 弄孫樂:快樂地撫玩孫子/孫女。
近義詞:
1. 寵愛:表示對後代的特别關愛;
2. 撫玩:表示與幼兒一起玩耍。
反義詞:
1. 冷落:表示對後代的疏遠和不關心;
2. 忽視:表示沒有重視和關注後代的需求。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弄孫”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通過使用這些詞語,我們可以更加準确地描述祖父母與孫輩之間的親密互動,表達對後代的關懷和疼愛之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