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謝的意思、璧謝的詳細解釋
璧謝的解釋
[decline with thanks] 敬辭,送還所贈物品,并緻謝意
詳細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 晉 公子 重耳 出亡,及 曹 , 曹共公 不禮, 僖負羁 之妻乃饋 重耳 盤飱,内置以璧。公子受飱而反其璧。後因謂退還饋贈并表謝意為“璧謝”。 清 蔣士铨 《桂林霜·脅降》:“我説這禮物送得不妥,一定要璧謝呢。”《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那些實任的候補官員……打聽着什麼貴送什麼來,老爺一概都璧謝不收。”
詞語分解
- 璧的解釋 璧 ì 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禮時用作禮器,亦可作飾物。 美玉的通稱: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樣圓而亮的太陽)。璧月。 筆畫數:; 部首:玉; 筆順編號:
- 謝的解釋 謝 (謝) è 對别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謝謝。謝儀。謝忱(謝意)。謝恩。謝意。面謝。緻謝。感謝。 認錯,道歉:謝過。謝罪。 推辭:謝絕。閉門謝客。 凋落,衰退:謝頂。謝世(去世)。凋謝。新陳代謝。
網絡擴展解釋
“璧謝”是一個漢語敬辭,通常用于書面語,表示退還他人贈予的物品并表達謝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璧謝”由“璧”和“謝”組成:
- 璧:古代玉器,象征珍貴。這裡代指贈品,取“原物奉還”之意。
- 謝:緻謝。既表達對贈予者的感謝,也委婉表示拒收。
2.來源與典故
源自《左傳》故事:晉公子重耳流亡時,曹國大夫僖負羁贈其食物并藏玉璧于盤中。重耳受食退璧,後以“璧謝”引申為退還贈物并緻謝。明代孫承宗《答袁節寰中丞》中亦用此詞,如“謹璧謝不盡”。
3.使用場景
- 適用對象: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辭令,如書信、文書。
- 常見搭配:如“禮物璧謝”“謹璧謝”等。
- 例句:清代《兒女英雄傳》中“老爺一概都璧謝不收”,體現禮節性拒絕。
4.現代用法
現今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或仿古語境。需注意語境適配,避免現代口語化表達。
“璧謝”融合了退還與感謝的雙重含義,兼具禮儀性和委婉性,是中華文化中“重義輕利”價值觀的體現。如需實際應用,建議參考古籍或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璧謝(bì xiè)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語。它的部首是璧(bì)和謝(xiè),璧部由王字旁和玉字旁組成,謝部由讠字旁和已字旁組成。璧謝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禮儀文化,是指贈予他人或受到他人贈予的寶玉或玉器。
在繁體中,璧謝的寫法和簡體相同,沒有顯著差别。古代漢字中,對于璧謝的字形寫法有所不同,但仍能辨認出其内涵。
以下是一個關于璧謝的例句:他向朋友璧謝了一塊名貴的玉璧,以示心意。
組詞方面,可以用璧謝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如“璧謝之意”表示贈予他人禮物的意思。璧謝的近義詞可以是璧贈(bì zèng),反義詞則可以是璧返(bì fǎn)。
總之,璧謝是一個有着悠久曆史背景的詞語,代表了人們在禮儀文化中表達感激和友誼的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