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私錢的意思、私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私錢的解釋

(1).個人的錢財。 漢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下》:“上本侯家,居貧,即位。常曰:‘ 桓帝 不能作家,曾無私錢,故為私藏。’”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毀頓……外無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來祭享,輒敢以私錢十萬,修而作之。” 宋 歐陽修 《吉州學記》:“ 吉 之士率其私錢一百五十萬以助,用人之力積二萬二千工。”

(2).私人所鑄的錢币。 宋 葉適 《舒彥升墓志銘》:“所鑄輪郭肉好,皆為式于後不可改,故私錢遂絶而官鑄流通至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私錢"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法律内涵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私人鑄造的錢币"(商務印書館,2012)。該詞最早見于《漢書·食貨志》,指與官方鑄币相對的民間非法鑄造貨币,如《宋史·刑法志》記載:"私鑄錢者,絞"(中華書局,1977)。

現代《現代漢語詞典》延伸其含義為"非正當途徑獲取的錢財"(第7版,2016)。從法律沿革角度看,自秦代《金布律》至清代《大清律例》,曆代均嚴禁私鑄錢币,《唐律疏議·雜律》更詳細規定:"諸私鑄錢者,流三千裡"(中華書局,1983)。

構詞法上,"私"指個人非公屬性,"錢"為貨币通稱,二字組合形成偏正結構。語義演變中,該詞從具體指代非法鑄币,逐漸衍生出"灰色收入"的隱喻用法,如《警世通言》中"私錢公使"的表述(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網絡擴展解釋

“私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詞義解釋

  1. 個人的錢財
    指屬于私人所有的財物或資金。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已有記載,例如漢朝袁宏的《後漢紀》提到漢靈帝因“桓帝不能作家,曾無私錢”,而建立私庫。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強調公款與私人財産的區分,如“公款和私錢要泾渭分明”。

  2. 私人鑄造的錢币
    指非官方鑄造、在民間流通的貨币。曆史上私錢常因形制薄小、質量低劣被政府禁止,例如宋代葉適記載私錢因官方規範鑄造而逐漸絕迹。這一現象在秦漢至明清均有出現,甚至影響市場流通。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引用


三、例句參考

  1. “作為財務人員,公款和私錢一定要做到泾渭分明。”
  2. “宋代私錢因官方規範鑄造而逐漸絕迹。”
  3. “民間私錢名品甚衆,輕重不等。”(《資治通鑒》)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後漢紀》《宋史》等古籍或相關貨币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保奬卑居辯政閉門投轄并隨藏行策立層層疊疊稱說承弦承晏墨大蟲不吃伏肉丹砂得所調伏娣婦東躲西跑墩布發明菲食薄衣父析子荷附語剛很各行其志衮衣西歸過惡黑燈下火合注皇運筋膂居圉開秧元礦镤老旦略迹原心骊目冒疾馬仰人翻懵勁兒摹繪内腔樸古飄展前烈清駛情翫赦圖時激飾器詩王似如條脩葉貫讬邏吐絢危崄無頓享右顯親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