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梵經的意思、梵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梵經的解釋

貝葉經;佛經。 唐 司空曙 《贈衡嶽隱禅師》詩:“講席舊逢山鳥至,梵經初向竺僧求。”《宋史·外國傳六·天竺》:“ 乾德 三年, 滄州 僧 道圓 自西域還,得佛舍利一水晶器、貝葉梵經四十夾來獻。” 元 吳萊 《東夷倭人小折疊畫扇子歌》:“ 徐市 子孫附飛舲, 奝然 家世雜梵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梵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核心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基本含義(佛教相關)

指用梵文書寫或翻譯的佛經,尤指記錄在貝葉上的經文。該用法多見于中國古代文獻,例如:

二、哲學經典(印度吠檀多派)

特指印度哲學經典《梵經》(Brahma Sutra),又稱《吠檀多經》。這是吠檀多派的核心文獻,成書于公元前450年至公元200年間,作者為跋達羅衍那。主要特點包括:

  1. 内容結構:共555條格言式經文,分四卷讨論“梵”與宇宙本質,駁斥其他學派觀點。
  2. 核心思想:提出“梵我合一”理論,主張宇宙終極實在(梵)與個體靈魂(我)本質同一。
  3. 曆史影響:成為商羯羅等哲學家注釋的基礎,深刻影響了印度教思想體系。

辨析要點

維度 佛經含義 哲學經典含義
載體 貝葉/紙質經文 格言體哲學文本
主要領域 宗教傳播 形而上學哲學
時間維度 貫穿佛教傳播史 公元前5世紀-公元2世紀
現代使用 多見于曆史文獻 哲學研究常用術語

注:由于曆史文獻中兩種含義存在交叉引用,需結合具體文本語境判斷。例如元代吳萊詩句中的“梵經”指向佛教經典,而哲學讨論中的“梵經”特指吠檀多派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梵經的意思

《梵經》是指印度的宗教經典,是佛教經典之一。這部經典記錄了佛教信仰體系、教義、修行方法以及佛陀的講述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梵經》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曰」,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梵經」一詞源于梵語(Sanskrit)中的「Vedas」,意為「知識」或「智慧」。佛教将這些經典的内容逐漸翻譯成各種語言,其中包括中文,因此我們能夠接觸到這部寶貴的經典。

繁體

「梵經」的繁體字為「梵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梵經」的漢字拼音寫法為「範經」。

例句

「梵經」中記載了佛陀教誨的智慧和方法。

組詞

梵經翻譯、梵經學習、梵經研究、梵經文化

近義詞

佛經、佛典、經藏

反義詞

非梵經、世俗經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