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咎惡的意思、咎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咎惡的解釋

罪惡。《書·洪範》“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 孔 傳:“凡民之行雖不合於中,而不罹於咎惡,皆可進用大6*法受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咎惡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咎惡

“咎惡”為古漢語合成詞,需拆解單字釋義并結合典籍用例分析其含義。

一、單字溯源

  1. 咎(jiù)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災也”,指災禍、過失。形聲字,從人從各(“各”表違背),引申為歸罪、責備。如《尚書·大禹谟》載“天降之咎”,指天降災禍。
    • 引申義:
      • 過失:《論語·八佾》“既往不咎”,指不追究過往錯誤;
      • 懲罰:《左傳·昭公八年》“諸侯之咎”,指諸侯所受責罰。
  2. 惡(è)

    • 本義:《說文》注“過也”,指罪過、不良行為。會意字,從心從亞(“亞”表缺陷),本指心中邪念。如《孟子·公孫丑上》“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 引申義:
      • 罪惡:《韓非子·說疑》“賞無功之人,罰不辜之民,非所謂明也”中“惡”指罪行;
      • 憎恨:《莊子·盜跖》“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隱含對惡行的厭惡。

二、合成詞“咎惡”釋義

“咎惡”屬同義複詞,強調“過失與罪惡”,多見于古籍評議人事:

三、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咎惡”已罕用,但單字“咎”(如“引咎辭職”)、“惡”(如“罪大惡極”)仍活躍,其合成義可理解為“兼具過失性與道德敗壞性質的嚴重劣行”,屬書面化表達。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咎”字釋義(鍊接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惡”字分析(鍊接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咎惡”書證引述(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咎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ù è,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指罪惡 或因惡行而招緻的罪責。該詞由“咎”(過失、災禍)和“惡”(惡劣行為)組合而成,強調因惡劣行為導緻的後果或應受的責罰。


出處與解釋

  1. 古典文獻:
    源自《尚書·洪範》:“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 孔傳對此注解為:“凡民之行雖不合于中,而不罹于咎惡,皆可進用大法受之。” 這裡的“咎惡”指不符合中道但未達到罪惡的行為。

  2. 字義分解:

    • 咎:本義為災禍、過失(如“咎由自取”),引申為責備(如“既往不咎”)。
    • 惡:指惡劣、壞的行為(如“惡習”),或主觀上的憎恨(如“深惡痛絕”)。

用法與語境


“咎惡”的核心含義是因惡劣行為産生的罪責或後果,既有古典文獻的哲學色彩,也包含對道德過失的批判。需注意其與現代漢語中“罪惡”的細微差别,後者更側重于行為本身的惡劣性質,而“咎惡”更強調行為與後果的關聯性。

别人正在浏覽...

熬審扮鬼臉輩流背面邊使波光不能勾讒構婵嫣翅趫村妝凍飲杜工部集獨鄉防磁防宿分剟覆逴概念的概括葛根傋霿貫比官骸貴爵禾王黃輝黃屋将軍鴶鵴監理員鯨罟際止祭脂絕緣巨偉開礦苛暴廊腰缦回劣迹昭着靈構龍門筆法謬登莫府撲膘青儀囊親将秋棘痊疴衢衖桑孔色弱沈祟石關識會天庥頹衰旺密忘形衛星通信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