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惡。《書·洪範》“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 孔 傳:“凡民之行雖不合於中,而不罹於咎惡,皆可進用大6*法受之。”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咎惡漢語 快速查詢。
“咎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ù è,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罪惡 或因惡行而招緻的罪責。該詞由“咎”(過失、災禍)和“惡”(惡劣行為)組合而成,強調因惡劣行為導緻的後果或應受的責罰。
古典文獻:
源自《尚書·洪範》:“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 孔傳對此注解為:“凡民之行雖不合于中,而不罹于咎惡,皆可進用大法受之。” 這裡的“咎惡”指不符合中道但未達到罪惡的行為。
字義分解:
“咎惡”的核心含義是因惡劣行為産生的罪責或後果,既有古典文獻的哲學色彩,也包含對道德過失的批判。需注意其與現代漢語中“罪惡”的細微差别,後者更側重于行為本身的惡劣性質,而“咎惡”更強調行為與後果的關聯性。
“咎惡”是指責、指摘惡行、壞事的意思。它可以用來表示對不道德、不正義的行為或态度進行譴責。
“咎惡”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口”部首,右邊是“救”部首。它的筆畫數目為9畫。
“咎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經常在古代文獻和經典作品中出現,用來表達強烈的譴責和責備。
“咎惡”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咎惡」。
在古代漢字中,有時“咎惡”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但基本構造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些使用“咎惡”這個詞的例句:
他因為咎惡行為而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領導者應該咎惡揚善,引導人們走向正确的道路。
組詞:咎責、咎過、咎人、咎由自取。
近義詞:譴責、警告、批評。
反義詞:褒獎、稱贊。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别人正在浏覽】